全文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植物营养液的配制与应用
    马宗琪,邱念伟(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教学    2012, 37 (2): 57-.  
    摘要135)      PDF (133KB)(664)   
    本文介绍了植物营养液的配制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简要介绍了其在科研、教学和生产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关于噬菌体的几个问题
    张长江,李进京(河南省汝阳县三屯初级中学;河南省汝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 (12): 54-.  
    摘要127)      PDF (91KB)(264)   
    1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否只有DNA高中阶段学习了噬菌体(bacteriophage,phage)及烟草花叶病毒等知识,往往可能产生这样的印象,认为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就是DNA。事实上噬菌体只是一类病毒的统称。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可以通过滤菌器;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构成的衣壳和包含于其中的核酸组成;只能在活的微生物细胞内复制增殖,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噬菌体分布极广,凡是有细胞的场所,就可能有相应噬菌体的存在。噬菌体颗粒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一般可分成三种类型,即无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有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和丝状体,迄今已知的噬菌体大多数是有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绝大部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有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如在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所做经典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两位科学家所用的噬菌体为大肠杆菌的T2噬菌体,其遗传物质就是双链DNA。无尾部结构的二十面体的遗传物质是单链DNA或RNA。如以沙门氏菌属为宿主的ΦX174噬菌体为单链DNA。f2、MS2噬菌体的遗传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副突变、表观遗传变异及表观遗传学
    白丽荣,牛玉璐
    生物学教学    2008, 33 (2): 4-.  
    摘要194)      PDF (152KB)(111)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没有DNA序列变化的可遗传的基因表达的改变。它主要通过DNA的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调控等方式控制基因表达。近年发现,一个等位基因被另外一个等位基因在转录水平上沉默的副突变现象可能包含有表观遗传性质的变化。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系统既相区别,又彼此影响,相辅相成,共同确保细胞的正常功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植物SOD的基因表达、活性调节及抗逆作用研究进展
    丁义峰, 靳萍, 刘萍
    生物学教学    2012, 37 (7): 6-7.  
    摘要526)      PDF (165KB)(327)   
    超氧化物歧化酶(speroxide dismutase,SOD)是植物细胞清除氧自由基伤害的第一道防线,对于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植物SOD的基本性质、基因表达、活性调节以及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王明明(江苏省南京市燕子矶中学  (210038))
    生物学教学    2011, 36 (1): 28-.  
    摘要2982)      PDF (68KB)(5634)   
    本节教学以细胞学说的建立和显微镜的发展史为主线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比较,让学生参与科学发展进程中每一发现及结论的讨论与思考,体验生物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曲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室内观赏植物净化甲醛污染作用研究综述
    闫生荣, 谭维维, 杨春和, 张跃群, 花海蓉, 吴平, 周青
    生物学教学    2012, 37 (5): 48-50.  
    摘要574)      PDF (243KB)(260)   
    本文阐述了室内观赏植物吸收、代谢甲醛及抗甲醛胁迫能力研究的进展,对强化室内观赏植物抗甲醛胁迫和降醛能力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室内甲醛污染植物净化研究的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植物光呼吸的生理意义
    刘萍,丁义峰(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新乡  (453007))
    生物学教学    2010, 35 (10): 6-.  
    摘要623)      PDF (161KB)(294)   
    光呼吸是植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生理过程之一,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提高抗逆性等而形成的一条代谢途径.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光呼吸的生理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杂交水稻育种的三系法、二系法和一系法
    孙立宏(陕西省澄城县澄城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 (12): 59-.  
    摘要5822)      PDF (358KB)(2230)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在杂交水稻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对杂交水稻育种的设想,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二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本文从高中相关知识对三系法、二系法和一系法进行了解释。1三系法图1三系法通过杂交的方法生产的杂交种要直接用于大田生产,需要的种子数量很大。要杂交就要避免母本自交,则需对母本去雄,如果用传统的人工方法去雄,对于玉米等雌雄同株异花的作物,还较容易;但对水稻、小麦等雌雄同花而花又很小的作物,就比较困难。科学家发现自然界中有雄性不育的植株———雄蕊不能产生正常可育的花粉,可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而产生种子。同种植物中具有可遗传的雄性不育性状的植株群体叫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有了不育系用于杂交育种,就免除了人工去雄工作,节省了劳力、保证杂交种的纯度。不育系的产生其实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研究表明,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作物,它们的雄蕊是否可育,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基因共同决定的。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含有决定雄蕊是否可育的基因。其中,细胞核的不育基因用r表示,可育基因用R表示,并且R对r显性;细胞质的不育基因用S表示,可育基因用N表示。在上述四种基因关系中,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植物顶端优势调控研究概述
    王宝增 安 康
    生物学教学    2020, 45 (3): 2-4.  
    摘要440)      PDF (2256KB)(132)   
    生长素是控制顶端优势的主导因素,细胞分裂素和独脚金内酯也参与顶端优势的调控。近年的研究发现,除了植物激素外,蔗糖也能作为信号分子调控顶端优势。本文概述了植物顶端优势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设计例析
    毛安福(湖北省松滋市第一中学  (434200))
    生物学教学    2010, 35 (10): 48-.  
    摘要137)      PDF (436KB)(231)   
    本文以例析的形式、实验设计的角度来分析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常见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比较
    莫继先,王志刚,王昌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
    生物学教学    2012, 37 (1): 42-.  
    摘要153)      PDF (250KB)(274)   
    本文对8种常用的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DNA复制的方向为何总是5′→3′
    黎小军,陈慧
    生物学教学    2007, 32 (12): 48-.  
    摘要3746)      PDF (287KB)(407)   
    DNA半保留复制时,DNA的两条链都能作为模板,同时合成出两条新的互补链。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一条链的走向为5′→3,′另一条链为3′→5′。但是,所有已知DNA聚合酶的合成方向都是5′→3,′而不是3′→5′。为了解决DNA在复制时两条链如何能够同时作为模板合成其互补链这个问题,日本学者Okaza-ki等提出了DNA的半不连续复制模型(图1)。图1 DNA半不连续复制示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每次讲到DNA复制方向都是从5′→3′时,就经常有学生提出类似“DNA复制的方向为何总是5′→3′”,“为何所有已知的DNA聚合酶的延伸方向都是5′→3,′生物体为何没有演化出一种能使核苷酸按3′→5′方向聚合的酶,从而使后随链的合成也是连续的呢”的问题。DNA的半保留复制和半不连续复制在任何一本生物化学课本上都能查阅到,但并没有进一步解释“为什么DNA聚合酶的延伸方向都是5′→3,′而不是3′→5′”这一个问题。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所有已知的DNA聚合酶只能使新合成的DNA子链从5′→3′方向延伸,这种方向性是其在生物进化中保留的、深刻的、选择与适应性特征,有着深刻的化学及生物学功能的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如何利用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
    生物学教学    2013, 38 (3): 73-74.  
    摘要552)      PDF (440KB)(904)   
     本文简要介绍3种产人胰岛素大肠杆菌工程菌的构建策略以及如何促进融合蛋白的分泌。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的探究教学设计
    庄玉珠, 李增光
    生物学教学    2015, 40 (5): 37-39.  
    摘要1663)      PDF (183KB)(3304)   
    通过自主探究氨基酸的结构,分析推理脱水缩合的原理,类比操作,认识蛋白质的多样性和阅读归纳蛋白质的功能四个教学环节,完成本节的探究教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概述
    黄艳萍 肖湘君 冯慧婷 肖义军
    生物学教学    2020, 45 (3): 55-57.  
    摘要521)      PDF (2615KB)(11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类以急性出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白血病,死亡率高,被认为是最凶险的白血病亚型,患者以20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为主。三氧化二砷与全反式维甲酸联合治疗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被基本治愈的白血病,是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结合治疗难治性疾病的典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的教学设计
    许宝雁, 郑香梅
    生物学教学   
    录用日期: 2020-03-04

    17.  基于认知冲突的生物学概念转变教学
    宋汉萍,崔鸿(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教学    2009, 34 (1): 20-.  
    摘要88)      PDF (155KB)(59)   
     杜伊特根据建构主义思想,将概念转变学习分为连续途径和不连续途径。其中不连续途径的概念转变是建立在认知冲突和解决冲突的基础之上。本文以认知冲突为基础,着重探究如何在不连续途径的生物学概念学习中创设认知冲突以及如何构建不连续途径的生物学科学概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植物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王聪艳, 周志国, 武汉琴
    生物学教学    2015, 40 (3): 2-4.  
    摘要448)      PDF (146KB)(213)   
    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主要从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宿主选择和代谢产物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浅析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演生成, 宋浩银, 高静
    生物学教学    2015, 40 (11): 64-66.  
    摘要314)      PDF (175KB)(253)   
    在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过程中,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过程包括抗原的加工提呈和抗原的识别;T细胞活化阶段涉及CD4+/CD8+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分化;抗原清除的过程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分别发挥不同的效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生物学课堂教学情境及其创设
    徐安文(湖南省江华县教育局教研室)
    生物学教学    2008, 33 (3): 14-.  
    摘要122)      PDF (147KB)(110)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教学情境的认识存在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把情境等同于上课的导入;二是把场景等同于情境。深刻领悟情境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一些常见的创设情境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眼和视觉”一节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李金月 刘 桦
    生物学教学    2020, 45 (6): 43-45.  
    摘要347)      PDF (2916KB)(134)   
    结合STEM教育跨学科学习活动5EX设计模型,对“眼和视觉”一节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设计。设计了进入情境与提出问题、工程设计与技术制作、探究学习与数学应用、知识扩展与创意设计、多元评价与学习反思5个教学环节。通过“慧眼识睛”活动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工程设计进行眼球模型的拆解和拼装,借助物理学实验模拟探究晶状体的作用,进一步设计并制作简易的照相机模型,同时以过程性评价及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跨学科学习活动中建构科学概念,渗透眼球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与进化上的关系
    李赞, 李绍军
    生物学教学    2012, 37 (10): 4-6.  
    摘要700)      PDF (196KB)(618)   
    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与进化上的关系在学术界中存在着广泛的争议,综合起来可以分为三大假说。本文对这些假说的发展过程与主要思想作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生物毒性效应及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陈静怡 胡华丽 冯 磊 马 力 丁国骅
    生物学教学    2020, 45 (7): 2-4.  
    摘要340)      PDF (2551KB)(88)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PFRs)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有机磷系阻燃剂之一。研究表明,OPFRs可以通过环境迁移进入生物体,并对生物体造成各种毒性效应。本文概述OPFRs对生物胚胎、肝脏、内分泌、神经以及遗传的毒性效应,以及OPFRs的生物降解途径研究进展,旨在阐明OPFRs对生物的潜在危害及其防控之道。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烟草花叶病毒的发现历程概述
    陈 光
    生物学教学    2021, 46 (2): 79-80.  
    摘要620)      PDF (1359KB)(42)   
    本文概述了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病毒——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发现历程,主要内容包括TMV走进科学家的视野、TMV的性质之争、TMV化学组成与结构的探索。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的教学设计
    李增光, 庄玉珠
    生物学教学    2015, 40 (1): 31-32.  
    摘要758)      PDF (145KB)(1071)   
    本节教学设计由类比引入探究主题;让学生通过积极联想、独立思考、自主阅读、交流合作、复习计算等课堂活动完成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学习;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应用问题串进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学
    潘金元
    生物学教学    2015, 40 (4): 28-29.  
    摘要1429)      PDF (124KB)(2656)   
    本文以探究式教学为指导,以“假说-演绎法”为主线,采用“问题串”的教学策略,设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节的教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林麝的生物学特性、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姜海瑞, 薛文杰, 徐宏发
    生物学教学    2012, 37 (5): 7-10.  
    摘要587)      PDF (205KB)(206)   
    林麝是我国重要的特产资源动物,具有极高的药用、经济和学术研究价值。本文概述了林麝的生物学特性、资源现状以及保护利用策略,为林麝资源的保护利用、野放试验与种群恢复提供基础资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小球藻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晓清,苏育才(福建省漳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福建省安溪县俊民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12, 37 (1): 8-.  
    摘要182)      PDF (299KB)(244)   
    小球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脂质、叶绿素、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活性代谢产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本文概述了小球藻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以及应用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细胞生活的环境”的教学设计
    生物学教学    2013, 38 (3): 36-37.  
    摘要1921)      PDF (387KB)(2491)   
    以学生讨论和合作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修正并总结,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理解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并能动手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生物学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及相关实验证据概述
    林允珊 谢香芹 胡 薇
    生物学教学    2020, 45 (7): 69-70.  
    摘要193)      PDF (1472KB)(64)   
    本文概述了生物学爱情的神经生理机制及相关实验证据,强调了催产素在维系“爱情”中的关键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