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7-02-08
  

  • 全选
    |
    生物科学综述
  • 杜连彩(山东省潍坊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植物耐铅(Pb)生态型和植物适应铅胁迫的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机理,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 课程标准与教材
  • 徐佳(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初中部)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生物的进化”为例,分析对比了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在细化目标、课时安排、知识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方面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并结合实践提出教材处理的建议。
  • 生物科学综述
  • 韩宗先,冉景盛(重庆市涪陵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408003))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觅食行为是动物最常见和最基本的行为,自然选择总是使动物在觅食过程中尽可能地增大净收益。本文采用投资-收益分析法探讨了动物的觅食对策,阐述了动物选择最有利食物、最适食谱、最有利生态小区的行为机制和生物学意义。
  • 李坤陶(河南省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最为棘手的三大环境难题之一。我国受生物入侵的影响广泛,危害非常严重。本文分析了我国生物入侵现状及造成的危害,提出了生物入侵的防治措施。
  • 高菲,张季平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噪声污染是环境问题之一,对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本文介绍了噪声的性质和特征,并阐述了噪声对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育机能以及心理等的影响。
  • 教育教学研究
  • 沙先勇(安徽省霍邱县河口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对概念的本质认识为依据,阐述生物学概念教学的一些策略方法。
  • 贺占云,陈喜平(北京市通州潞河中学  (075000);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高农作物产量”专题,涉及高中生物学的代谢、调节、遗传、生态、生物技术三本教材的主干知识。此专题既能进一步深化知识体系,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作者在本主题的复习教学中,力求体现高考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以构建知识体系、实践应用、典型例题评析和实验设计与探究为中心,全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现介绍如下:
  • 考试与命题
  • 刘建峰(广东省澄海苏北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许多知识点仅存在细微的差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不加注意,就非常容易混淆。如果在解题过程中遇到,更是可能直接造成判断的错误。因此教师完全有必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在此,仅就部分容易搞错的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和例题演示,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教育教学研究
  • 陶忠华,殷加余(浙江省私立诸暨高级中学  (311800);浙江省诸暨第二高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们常把一些内部结构尚不清楚的系统叫做“黑箱”。对某一未知系统(即黑箱)通过实验和推理来研究其内部结构的问题,称为黑箱问题。对于黑箱问题的解决,往往是给黑箱输入某一或某几个信号(如光刺激、机械刺激等),观察其输出信息,然后进行推理,最终得出黑箱内部结构。由于是通过逻辑推理的,所以最终结果有可能并不是唯一的,这就可以大大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除此之外,黑箱法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和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 课程标准与教材
  • 王锋青,陈嗣雯,陈秉初(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2003年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生物》(必修)和2004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的作业系统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课程标准教科书作业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实施意见。
  • 教育教学研究
  • 李野菊(江苏省海门中学附属学校)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 苏明学,武晓东(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  (102488))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遗传与变异是高中生物学的主干知识,涉及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等细胞遗传学的知识,同时包含基因的结构、功能等分子遗传学的知识。该部分内容不仅理论上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能为遗传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一般理论性指导,因此成为历年高考能力测试的重要载体。
  • 鲍晓云(上海市格致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学习过程,是师生围绕着解决问题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以及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就如何指导学生在生物课题研究过程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谈点想法。
  • 实验教学
  • 陈小珺(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学理论教学的延伸。《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倡导研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在实验中突出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即所谓:用“手”思考,用“心”学习!
  • 教育教学研究
  • 温新娟(浙江省松阳县第一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快、土地沙漠化严重、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严重等。目前全世界约有11亿人口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中。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13%-20%将面临严重水荒。全球已有900万公顷土地寸草不生,12亿公顷绿地遭到中等程度的破坏。
  • 范玉杰(辽宁省大连市第83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1以双手及双臂比喻三种血管双手伸于胸前十指相对接触。相连的十个手指比作毛细血管;左臂比作动脉;右臂比作静脉;把躯干比作心脏。问:血液是从心脏出发到动脉的再往前怎样流呢?……这样不但能使学生理解了三种血管的关系,而且也使学生清楚了血液流动的方向。
  • ?孟咸兵(江苏省泰州实验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永远是不变的主旋律。生物学高考力求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通过考查考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选拔具有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分析经典的生物学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试题常常以课本基础知识为原型、经过适当提炼、变型、拓展、加工后,精心设计而成。这就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教学中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做到研透教材原型、熟悉并建立相关模型、适应灵活的变型,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必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胡寿根(浙江省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淀粉酶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难以在实验室中长期保存,易腐败变质,特别容易感染毛霉而不能使用,但目前生物学教材中有关淀粉酶的实验有2个:第一册实验五,全一册实验一。两分组实验的时间相差较远,用到的淀粉酶量比较大,一般的农村和城镇又很难购买,如何克服这个难题呢?
  • 课堂教学
  • 束爱军(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帮助学生学好知识,提高学习兴趣,笔者在“细胞生活的环境”一节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图表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教育教学研究
  • 吴成军(北京市第15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了孟德尔遗传过程的发现过程是怎样体现了“假设-演泽法”,同时对课堂教学如果渗透和学习“假设-演泽法”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 课堂教学
  • 李静(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一节的教学中将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尝试,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 教育教学研究
  • 胡向武(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科技版七年级《生物》第10章“人口问题”一节,对于学生而言,从他们以往的学习中,对人口问题这一内容所涉及到的一些知识,例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人口众多等问题都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但是学生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的了解,尤其是从全球生态这样一个宏观大背景下来认识这些问题,则是不明确、不系统的和不完整的。
  • 李成广,张玲(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  (256200);山东省邹平县月河初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庆华(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吉林长春)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生物遍布于自然界,个体很小,非常易于散播及繁殖。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环境和感染机体,有效地防止传染病传播和扩散,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以达到消毒、灭菌、无菌等目的,那么消毒、灭菌、防菌、无菌有什么区别呢?
  • 考试与命题
  • 乔进军(河北省沙河市第一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北京市春季高考生物学卷中有如下试题:蛋白质代谢是在多种酶的参与下完成的,使肽键断裂的酶是……………………………………………(  )A.呼吸酶 B.蛋白酶 C.转氨酶 D.脱氨基酶
  • 实验教学
  • 邹守烁,石燕(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214174))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课堂教学
  • 洪东涯,杨成勇(浙江省苍南灵溪第二高级中学  (325800))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教版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是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归纳与概括,又衍接生态系统的功能,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但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教学目标要求较高,在目标的达成上有一定的难度。
  • 考试与命题
  • 魏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湖北武汉)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两年高考全国理综卷(湖北、浙江等省使用)考生估分与实际分数总出现龃龉,很多考生认为估分误差主要来自非选择题部分。本文综合2006年高考理综生物学部分考生答卷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捕捉高考失分规律性的原因,给2007年备考者以借鉴。
  • 实验教学
  • 刘根生(江苏省仪征市精诚高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高中生物学的一个重要探究实验,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验观察,初步学会提取叶绿体色素的方法和技能等,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验现象联系起来,培养探究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凸显出“自主、合作、探究”这一新课程改革标志性的学习方式,对此实验作了进一步的拓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科技活动
  • 陶光吉(贵州省剑河县第二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实验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通过对刺槐树皮进行剥离再生的观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形成层的分布情况及再生能力。
  • 考试与命题
  • 程祖建(安徽省广德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学生物知识除用文字表述外,有的还需要用量来描述,量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方面。
  • 胡宇红(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牛的黑毛(D)对棕毛(d)为显性,经调查统计,在黑毛牛中约有75%为杂合体。一头黑毛杂合公牛与一头黑毛母牛交配,生下了黑毛雄小牛A,一头黑毛杂合公牛与一头黑毛母牛交配,生下了棕毛雌小牛B。若让上述中的A个体与B个体交配,请你预测出生棕毛母牛的概率”。此题为我市今年高三的模拟考试题之一。全市学生的计算正确率极低。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对此特开设了一堂习题讲评课。
  • 实验教学
  • 陈国胜(河南省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误区:通过不断增大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来看清更微细的结构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放大率)和分辨率是显微镜性能的重要指标。显微镜放大物体,首先经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像,再经过目镜在明视距离内第二次放大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但这是有条件的,只有在能分辩的前提下,上述乘积才有效。
  • 科技活动
  • 王美华(江苏省海门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问题的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定地饲养的蜂群如何保持强群越冬,一直是定地养蜂的最大难题。因为近几年气候较暖,外界的枇杷、野菊花等秋冬季的蜜源又较为丰富,十月中旬关王后,蜂群外出采集积极、蜂群衰老快,极易造成工蜂产卵。遇到冷空气侵袭时,外出采集的蜂群又常常冻僵在外,加快群体衰老。据调查发现,一般蜂场关王后,造成工蜂产卵的达30%-50%,秋冬蜜源好的地方高达70%-80%,再加上盗蜂发生(秋冬季蜜源极易发生盗蜂),整场蜂群垮掉的也为数不少,对来年的春繁造成极大的危害。
  • 教学参考
  • 丁稳双(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常常涉及到“主要”二字,现摘录并解析如下。
  • 科技活动
  • 何标芬(海南省三亚市第二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校生物实验室有个6米长的阳台,利用这个阳台,我带领学生种了30盆、共10个科的植物,供学生观赏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 学生创新与实践活动
  • 王永康,陈柏林,李海群(广东省东莞市厚街中学;广东省东莞市厚街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维生素C也叫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溶液显酸性,并有可口的酸味。维生素C广泛地存在于新鲜的水果和绿色蔬菜中,如山楂、鲜枣、柠檬、西红柿、白菜等。人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现在人们经常将水果买回来后放在冰箱中,需要时才拿出来食用。摆放太久的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会不会散失呢?
  • 科技活动
  • 李冬青(广东省东莞市振兴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无土栽培植物的根,长期浸泡在营养液中,管理不当更易造成烂根,从而导致植株死亡。通过实验证明,水中的溶解氧、营养液成份是否均匀、水中生物以及空气湿度和温度等四个方面都会影响无土栽培植物的根生长,要及早做好预防措施,保护好根的生长,才能使无土栽培成功。
  • 教学参考
  • 黄广慧(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近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不少成果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奖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至高荣誉,对学生具有极大感召力,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开展科学态度和世界观、探究方法和技能、STS等方面教育的良好素材。
  • 杨学志(江苏省翔宇教育集团宝应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5章第4节的内容,与老教材相比是新增加的部分。笔者收集整理了一些不同于教材和教参的实例如下:
  • 郑智强(河北省武邑县第二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药物的治疗机理1.1 调节人体机能许多疾病是由于人体生理机能失调而发生的,药物正是通过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纠正各种机能失调而发挥治病作用的。
  • 张莉,杨静利(河北省沧州师范专科学校  (061001))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加热能杀死细菌,却为何“杀不死”DNA?对S型细菌加热到一定程度(60℃~100℃),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受到破坏而丧失生物活性,加热引起的蛋白质变性是导致S型菌死亡的原因。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通过自溶过程,释放出部分DNA片断。但60℃-100℃高温只能使DNA的氢键断开、双螺旋解体,而不会引起DNA分子的降解和一级结构的破坏。由于碱基互补作用,当温度逐渐降低后,分离的DNA单链会重新聚合、双螺旋结构又重新恢复。
  • 课堂教学
  • 刘天彬(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第2章《生命科学》教材“激素调节”一节内容,相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较为抽象,本节课尝试以问题化教学方法通过历史的重演、实验探究、联系生活等形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以致用、关爱生命。
  • 教学参考
  • 张荣华,刘燕(山西师范大学生命学院  临汾;山西师范大学生命学院)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菜青虫,昆虫纲鳞翅目粉蝶科菜粉蝶(Pieris rapae L)的幼虫。以菜青虫作为科学实验课的材料,最早出现在小学自然课中。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中,设计了一个对菜青虫取食行为的探究性实验。
  • 读者之窗
  • 李兵(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县位于重庆市东南边陲,与湘、黔、鄂三省接壤,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地貌以低中山坡为主,呈小平原块状地形,海拔平均约390米;水域辽阔,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较高,气候适宜,适合于各类动植物生长;种植业和养殖业较发达……这些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生物学教学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利用我县的教育优势,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 牛鹏宇(山西省长治市长北铁路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基因重组问题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基因重组的认识也在不断进步,就其概念讲,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基因重组是指狭义的基因重组,是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所谓不同性状应指的是不同种性状,不包括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即相对性状。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性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一方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局部交叉互换,使染色单体上(准确地说是DNA分子内)的基因发生重新组合,即分子内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
  • 教学参考
  • 郝涤非(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系  淮安)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食品工业生产是以化学变化或微生物变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生产过程,在利用微生物变化进行加工处理过程中,接种有益微生物或为其提供适合生长繁殖的条件,对有害微生物产生有效的拮抗作用,甚至通过发酵使食品原料中产生一些新的物质,使食品的风味得到改良并得以保藏,是一种有效的加工方法。在不同食品的加工生产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各不相同,如何较好地认识和利用这些微生物,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