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生物科学综述
    肿瘤干细胞概述
    李珍珠,黄娜(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2008, 33(9):  2. 
    摘要 ( 473 )   PDF (158KB)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肿瘤干细胞是存在于肿瘤组织内数量较少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潜能的一群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复发等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肿瘤干细胞已经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也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几种高甜植物的开发与利用
    邱念伟(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8, 33(9):  4. 
    摘要 ( 71 )   PDF (117KB) ( 2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简要介绍几种常见高甜植物的甜味成分、生物功能及开发应用现状。
    细胞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李红涛(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2008, 33(9):  6. 
    摘要 ( 95 )   PDF (153KB) ( 20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细胞进行分离纯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纯度和活力的细胞以便用于实验研究或临床移植。分离纯化细胞的方法很多,通过对细胞表面标记可以用吸附、荧光活化细胞拣选、磁活化细胞分选等技术分离细胞;也可应用无表面标记的方法,如离心、离心淘洗、自由流细胞电泳等技术来纯化细胞。本文就目前这些分离纯化细胞的方法作一介绍。
    教师教育
    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学教师的成长
    孙庆兴(江苏省兴化中学)
    2008, 33(9):  8. 
    摘要 ( 103 )   PDF (156KB)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师的成长一般经历新手、胜任者、精熟者直至专家的一系列发展阶段,作为生物学教师,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要更新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角色要向广度延伸,向深度扩展,改变自己,赢得学生应该成为每个生物学教师的愿望。
    生物科学综述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起源研究进展
    张涛(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8, 33(9):  10. 
    摘要 ( 109 )   PDF (118KB)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在研究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机制、胚胎发生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关于植物体细胞胚胎是起源于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的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概述了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起源方面的研究进展。
    国外教育动态
    中日两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特色的比较分析
    周丽威,陈秉初(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浙江师范大学)
    2008, 33(9):  12. 
    摘要 ( 75 )   PDF (109KB)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日两国高中生物学教材的比较分析表明,两国生物学教材都具有加强科学史教育、重视信息技术的利用、关注科学社会与技术的关系的共同点,而两国教材在内容选择、版面设计、科学探究及文字处理等方面各具特色。以期取长补短,提高教材质量。
    教育教学研究
    “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在农村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邵万亮(浙江省宁海县教育局教研室)
    2008, 33(9):  14. 
    摘要 ( 57 )   PDF (161KB)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应用-原理-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强调在应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原理的学习,并产生创新的思想。该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具有一定的优势,可通过调查访问、参与生产、动手制作而达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和知识应用等能力,并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从而实现生物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学生良好生物素养的形成、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培养广大普通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种归纳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的运用
    陶建英,陆晓东(浙江省嵊州市第一中学;浙江省嵊州爱德外国语学校)
    2008, 33(9):  17. 
    摘要 ( 69 )   PDF (381KB) ( 2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结合高中生物学的学科特点,运用画概念图、集合表示、画图解、构建基础知识板块、表格分析、坐标分析等多种归纳方法,可以提高预习、课堂学习及复习的效率。
    国家课程标准与实验教材
    新课程理念下的一节绪论课
    王启湘(天津市实验中学)
    2008, 33(9):  19. 
    摘要 ( 82 )   PDF (137KB)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其独特的设计思路和崭新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使人耳目一新。这套教科书的三个必修模块教材,在正式教学内容之前都安排了“科学家访谈”这一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在课时很紧张的情况下,这部分内容有没有学习的必要?如何处理这些内容?学习这些内容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思考和做法。1分析教材:对“科学家访谈”在教学中地位的认识以往的教材在正式的教学内容之前都安排有“绪论”,介绍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学习的意义和方法等。人教版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教材的三个模块分别以邹承鲁、杨焕明、孙儒泳三位科学家的访谈代序,以对话和讲故事的形式,将丰富而生动的事例娓娓道来,见人、见事、见精神,有知识、有过程、有殷殷的嘱托,仿佛一切历历在目。从新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去认识这部分内容,“科学家访谈”有助于学生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让学生置身于科学历史的氛围中学习,这正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因此,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它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意义,以教材为载体,通过自身创造性的劳动,实现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目的。2教学过程:努力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基于上述思...
    教育教学研究
    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应对学生质疑的策略
    王胜海(山东省高青县高城镇初级中学)
    2008, 33(9):  21. 
    摘要 ( 83 )   PDF (107KB) ( 2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学课堂教学,通过合作、质疑、探究,课堂教学活起来了。面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标新立异、自主创新的质疑,有的教师往往感到应对乏术,难以驾驭,甚至有些束手无策。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应对学生质疑的策略。1巧妙化解,呵护纯真在生物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可能遇到难以解答问题的尴尬。教师如果对这种尴尬情形刻意避之或不予理睬,无疑是对学生的求知欲和质疑热情的打击,造成消极影响。若此类事件经常发生,轻则会使学生丧失质疑、探究的兴趣和热情,重则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产生畏难、厌倦情绪。面对这种情形,教师要抱着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承认“不知道”,并从学生发生质疑的信息中,及时做出相应的控制与调节。如:学生当场提出令老师难以解答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做法:“这个问题老师现在还不能做出回答,这样吧,我们大家来个竞赛,课下可以上网或查阅书籍资料,看谁能找出解释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吗?”、“如果你知道,请告诉我好吗?”、“老师目前还不明确,我们把这个问题作为一项研究项目……”这些做法无疑体现了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教学机智,给学生做出了榜样,呵护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也必将激励学生更加主动的开动脑筋,积极探...
    生物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设计
    唐传瑞(浙江省淳安县威坪中学)
    2008, 33(9):  22. 
    摘要 ( 60 )   PDF (160KB)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生物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是一种互动的行为,是一种生成的过程,是要占据大量时间的,因此这里就产生了一种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际之间的矛盾: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探究性学习与教学时间紧张之间的平衡。笔者的实践研究认为,增加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是解决这一矛盾的良好途径。1设计关键问题,把握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导航塔,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正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提问时,应该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标志教学方向的关键问题,体现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真正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教学为例,这节内容要求学生学习后知道物质跨膜运输的3种方式、理解3种方式之间的异同、清楚物质跨膜运输对细胞和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对这节内容学习的关键问题可以设计为:“通过学习,你们能正确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3种方式的异同吗?”这个问题其实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思维的要求是很高的,也充分体现了对本节内容学习的方向引导作用,因为学生要正确理解并阐述3种跨膜运输方式,必须要通过学习理清以下这些基础知识:跨膜运输的3种具体方式、每种方式的特点(...
    农村中学生物学教学与培养新型农民的研究
    沈加德(安徽省蚌埠市曹老集中学)
    2008, 33(9):  24. 
    摘要 ( 75 )   PDF (123KB)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利用农村丰富的课程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校本课程和田野活动等多种途径,在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培养学生热爱三农的情感,也为部分学生将来投身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徐进利(江苏省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2008, 33(9):  26. 
    摘要 ( 104 )   PDF (117KB) ( 16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学困生的转化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老问题,但又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省高中开始实施新课程以来,随之出现的学困生问题,又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笔者在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对转化学困生工作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的具体做法和体会是:1让学困生树立学好生物学的信心自信心是任何一个人保证事业成功的十分重要的因素。但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学生群体中很难避免会出现一些学困生,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树立起自信,尽早“脱困”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1.1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源泉,基础知识不掌握很难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来源-进化。这样串起来可以帮助学困生归纳出一条主线,以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活跃思维,为学困生的学习打下基础。1.2注意旧知识的复习旧知识是新知识的起点和基础。学困生感到学习新知识困难,其根本原...
    课堂教学
    “花的结构和类型”(第一课时)的教学
    杨梅(山东省枣庄市第十五中学新校)
    2008, 33(9):  27. 
    摘要 ( 112 )   PDF (118KB) ( 2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教材分析1.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花的结构和类型”是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种的延续第一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一节,本节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节,而且是具有关键性的一节,因为花是植物体的重要器官,识别花的结构,是学生了解植物生殖的基础,是识别植物种类的重要依据。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传粉与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而本节课又是新学年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对于唤醒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教学目标分析①认知目标:识别花的各个部分,并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②技能目标:尝试解剖与探究花的结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③情感目标:体验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的快乐,培养团结与互助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懂得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的道理;认同花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培养学生自觉爱护植物的意识。1.3重点和难点分析①重点: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概述花的结构。②难点:解剖观察花并粘贴成花标本。(解剖时,有的花比较小,学生解剖时容易丢失或折断某个结构,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到内一层层地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
    教育教学研究
    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例谈
    戚国棋(浙江省余姚市高风中学)
    2008, 33(9):  29. 
    摘要 ( 136 )   PDF (259KB)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课堂教学的板书不仅能系统地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表达教学程序,而且能启发思维,帮助记忆,有利于学生发展及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板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设计并写好板书,提高板书艺术水平,能提高教学效果,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1当前生物学教学课堂板书的问题1.1缺少计划备课时没有认真地备过板书,结果课堂上的板书显现出随意性。没有整体的布局,看不到“条”和“目”,缺乏系统性。妨碍了学生通过板书抓住重点、难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1.2过分依赖多媒体有的教师把板书也制作到课件中,一闪即现、又一闪而过,在学生脑海里又会留下什么痕迹呢?教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时能留出一段时间空白,学生能利用这段时间加强记忆,并随着老师的板书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积淀。1.3缺乏书写功底有的教师板书时字体不工整,书写不规范,行不平,列不直;有的短短的一句话要写上好长时间,给学生留下的时间空白过于漫长。这样的板书也失去了其真正的价值。1.4不讲究书写姿势有的教师只顾自己板书,面朝黑板,背对学生,既挡住了学生的视线,又没有与学生进行目光与心灵上的互动。在板书时教师与学生应该也有互动,板书时应注意既方便于书写,又能使学生看清板书过程,教师...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章青(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2008, 33(9):  31. 
    摘要 ( 85 )   PDF (112KB)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测试等方面提供给学生一定难度梯度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学习每一个环节后都有成就感,从而在内心产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
    “水分跨膜运输”的课堂动态生成教学
    李海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
    2008, 33(9):  32. 
    摘要 ( 83 )   PDF (148KB)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总结了水分跨膜运输一节的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设计思路,介绍了本节教学中应用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的主要过程。
    实验教学
    减缓草履虫虫体运动的活体观察方法
    杨仙玉,黄幸,章鑫炯,周圻(浙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2008, 33(9):  34. 
    摘要 ( 112 )   PDF (413KB) ( 20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报告活体尾草履虫观察的体积定量法、矿物油封闭法和脱纤毛法。这三种方法均操作简单、快速、无污染、无干扰、无细胞丢失,观察活体草履虫的成功率几乎达100%,既适用于科学研究亦适用于高校和中学的生物学实验教学。
    信息技术
    中学生物学课程资料库建设策略之管见
    杨京举(安徽省铜陵县第一中学)
    2008, 33(9):  35. 
    摘要 ( 92 )   PDF (198KB)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介绍了如何应对新教材和现代教育需求,建设适合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资料库,培养教师学科教学资源开发策略。
    实验教学
    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初探
    陈建新(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
    2008, 33(9):  38. 
    摘要 ( 86 )   PDF (99KB) ( 1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随着生物学新课程的实施,广大中学生物学教师对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理念的认识不断提高。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提供的探究性实验作为探究学习的基本材料之一,越来越引起教师们的关注。然而,如何有效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笔者认为,探究性实验教学具有相对稳定的范式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的流程可简单概括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交流评价。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体会,就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评价、实施条件以及实施的体会作初步探讨。1探究性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应该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主动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四大要素。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创设。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对学习资源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重要作用。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的计划;另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教育教学研究
    简易唾液收集器的制作
    吴杨广(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中学)
    2008, 33(9):  40. 
    摘要 ( 476 )   PDF (78KB)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唾液的收集有很多方法,如采用由口腔中自然流出,这样短时间内不能获得较多的唾液。或口含清水1~2min,但这样唾液的浓度很难控制,而且可能会含有食物杂质。为了获得纯净的唾液,笔者设计了一种简易唾液收集器。1材料①矿泉水瓶盖,内径2~3cm,作为唾液的收集囊。②饮料管,内径0.1~0.2cm,长10~15cm。2用具①酒精灯,②旧解剖针,③火柴。解剖针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用热的解剖针在距矿泉水瓶盖边约3mm处,烫一个小孔,将饮料管有斜面的一端插入该小孔,用热的解剖针在小孔的周围熔化矿泉水瓶盖,使其与饮料管紧密结合。如图:3用法人的腮腺导管开口位于口腔两侧颊部粘膜上,下对着上颌第二臼齿。把收集囊扣准腮腺导管开口周围的颊部粘膜上,可用上齿协助顶住收集囊。数分钟后,唾液就由收集速胜经收集管面滴出。若短时间内急需大量唾液,可以吃一些酸性食品,或用两个收集器同时从两边腮腺一起收集。经多次练习可以熟练使用。简易唾液收集器的制作@吴杨广$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中学!364002
    实验教学
    一种实验装置的多种应用
    黄建华(江苏省如皋市丁堰中学)
    2008, 33(9):  41. 
    摘要 ( 60 )   PDF (183KB) ( 1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中生物学教学近几年都逐渐加大了对实验的考查力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学。下面的装置(图1)可在多方面实验中应用。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思想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图1实验装置图示1实验装置的制作在一玻璃板的正中央打一圆形小孔,将某植株的根部穿过小孔并固定在玻璃板上,在小孔周围涂上凡士林后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将含有相应溶液的烧杯放在玻璃板上,罩上连有刻度毛细管的玻璃罩,在接触处涂上凡士林。毛细管中有色液滴的移动情况就表示玻璃罩内气体体积的变化。2实验装置的应用2.1用此装置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取相同的两装置(玻璃罩烧杯内盛等量CO2的缓冲液)分别在光下和黑暗中来培养经过饥饿处理过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细苗2h,然后用碘蒸气处理两装置中的叶片,检验是否有淀粉的生成。实验结果是只有光下装置内的叶片经碘蒸气处理后变蓝,说明有淀粉生成。对比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光。2.2用此装置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取相同的装置甲、乙(在甲装置的烧杯中加入CO2的缓冲液,在乙装置的烧杯中加入等量的NaOH溶液)在光下培养经过饥饿处理过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细苗2h,然后用碘蒸气处理两...
    探究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最佳实验条件
    王廷伟(山东省泗水县第一中学南校区)
    2008, 33(9):  42. 
    摘要 ( 230 )   PDF (174KB) ( 20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笔者选取(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技术实践》模块的专题6“胡萝卜素的提取”作为背景材料进行拓展,探究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最佳实验条件。1实验原理⑴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的有机物,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因此,可利用萃取法来提取胡萝卜素。⑵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含量有两种方法:①粗略估计法,即目测法,也就是目测浓缩萃取液的颜色:当胡萝卜素含量低时,萃取液呈淡黄色或黄色;反之,萃取液呈橘红色。②精确鉴定法,如常用的纸层析法,也就是通过纸层析上色素带的颜色深浅来鉴定胡萝卜素的含量的多少。2实验目的⑴探究常见有机溶剂乙醚、苯、石油醚和四氯化碳在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时哪一种萃取液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最多,即哪一种有机溶剂是最佳萃取剂。⑵探究胡萝卜颗粒大小对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⑶探究最佳萃取温度和萃取所需时间。3材料用具⑴乙醚、苯、石油醚、四氯化碳、自来水、新鲜的胡萝卜。⑵铁架台、酒精灯、水浴锅、烧瓶、锥形瓶、冷凝管、三脚架、温度计、电烘箱等。4实验方案4.1探究提取胡萝卜素的最佳萃取剂将学生分成四个实验小组,每个实验小组使用一种有机溶剂;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每个实验小组又分成四个协作组,...
    考试与命题
    对“探究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实验”的解读
    李士彦(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
    2008, 33(9):  44. 
    摘要 ( 154 )   PDF (120KB) ( 3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课程标准对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以下要求:能够设计、实施可行的实验方案;作出实验假设和预期。“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其中设置的一项活动,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实验的角度去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土壤中落叶的分解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及分析能力。本文用同一实验课题,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和案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学生规范答题和实验探究能力。1知识准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土壤内含有松散的颗粒、各种有机物、水以及溶于水的各种无机物和空气,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因此土壤是微生物适宜生长和繁殖的基地。土壤微生物主要聚集在表土层中,它们多以微菌落的形式分布于土壤颗粒和有机物表面及植物根际。土壤中存在许多不同功能的微生物类群,例如好氧性微生物多生活于土壤表层,并能适应较高浓度的有机养料;而在土壤底层则有较多的好氧、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土壤细菌以异养型为主,这些细菌在1g土中的总菌数一般可达106~109个,生物量超过全部土壤微生物总量的1/4。所以,细菌是土壤微生物中数量最大、功能最多样的类群。真菌主要分布在土壤表面的枯枝落叶层和表土层中,在土壤形成和肥力提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微生物通过分泌细胞外酶,把底物分解为简单的...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及其相互关系难点解析
    吕爱新(河北省武邑县第二中学)
    2008, 33(9):  46. 
    摘要 ( 419 )   PDF (235KB) ( 27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的区别与联系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两个生理过程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呼吸作用的反应物,另一方面呼吸作用的产物又可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但它们并不是可逆的反应,这是因为它们是在不同的场所进行,由不同的酶来催化;[H]和ATP的来源及去路不同;光合作用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而呼吸作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例1下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①和④过程中[H]产生的场所依次是()图1A.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C.细胞质基质、叶绿体、线粒体D.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解题指导: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是在叶绿体内的囊状结构薄膜上,葡萄糖的有氧分解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和少量的[H],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产生CO2和大量的[H]。答案:A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的实质是通过光反应把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通过暗反应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把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呼吸作用是指在生物体内氧化分解有机物并且释放能量的过程。...
    教育教学研究
    浅谈高中生物学中经典实验的教学
    王国顺(江苏省涟水县郑梁梅高级中学)
    2008, 33(9):  48. 
    摘要 ( 103 )   PDF (116KB) ( 5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编高中生物学课本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在教学中如何深入挖掘这些经典实验中所蕴含的知识和智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呢?下面介绍笔者的一些探索。1“六问提纲”法对于课本中的每一个经典实验,教师都可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看书思考讨论:①这个实验使用了哪些实验材料?②这个实验是如何进行的(即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③这个实验最后得到了什么样的实验结果?④根据这个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或推论)?⑤这个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⑥这个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是怎样观察或检测因变量的?例如,关于1880年科学家恩格尔曼的一个经典实验,可引导学生对照上述问题作如下分析:本实验是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是恩格尔曼首先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并且是黑暗的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情况。接着再将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也通过显微镜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是恩格尔曼发现,好氧细菌先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后来,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根据这个实验结果能得出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考试与命题
    遗传平衡定律在遗传与进化题中的应用
    孙淑伟(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2008, 33(9):  49. 
    摘要 ( 131 )   PDF (132KB) ( 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英国数学家哈代(C.H.Hardy)和德国医生温伯格(W.Weinberg)分别于1908年和1909年独立证明,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如果符合以下条件:①种群大;②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即种群中每一个个体与种群中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是相等的;③没有突变产生;④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和基因交流,即没有新基因加入;⑤没有自然选择;那么种群中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将代代相传保持不变,而且不论群体的起始基因型频率如何,经过一代随机交配后,群体的基因型频率将达到平衡,只要平衡条件保持不变,基因型频率也保持不变。这就是遗传平衡定律,也称哈代—温伯格定律,在遗传与进化习题中应用如下:1对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之间进行双向求解遗传平衡的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用数学方程式表示的这种量化关系,就称为遗传平衡定律公式。用该公式可以由基因频率求出基因型频率,也能由基因型频率得出基因频率。基因的位置与种类不同,遗传平衡定律公式的推导过程、表现形式也不同。分三种情况讨论:1.1若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假设等位基因是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p和q,常染色体遗传时与性别无关,因此雄配子中A型和a型配子...
    科技活动
    “晚育的意义”的探究
    曾健(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旅游学校)
    2008, 33(9):  51. 
    摘要 ( 68 )   PDF (187KB)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安排了一个关于“晚育的意义”的探究活动,教材拟定了两种探究思路:(1)假设A、B两对夫妇,A以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0岁生孩子;B及他们的子孙都是25岁生孩子。100年以后,A和B的后代各有几代?(2)假设我国现在16岁、17岁、18岁、19岁、20岁的女性各有一千万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5年后因她们的生育而增加的人口分别是多少?第一种情况是没有晚育要求,这些妇女每人生一个孩子;第二种情况是有晚育要求,她们要到25岁时才生孩子(同样是每人生一个)。以上两个问题均只涉及出生的情况而没有考虑到死亡的情况。在一定的时间内出生的多,以后,必然在一定的时间内死亡的也多,因此不足以说明“晚育”对控制人口的作用。一旦同时考虑到死亡的情况,便使“探究”变得复杂起来,想直接采用数字推理与计算的方法,难度较大,也不够直观,因此,我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引入了以下辅助性的探究手段:首先,用一条线段表示人的一生,并用刻度来标注各年龄阶段,如图1:图1如果每代都是20岁生育,且各代能生活90年,则各代相处的时间关系可用图2表示:从图2中可以直观地看出:①100年后产生了5代后代;②最多可有5代同堂(这是问题的关键...
    考试与命题
    2007年美国马里兰州生物学学业水平测试部分试题评析
    刘成权(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2008, 33(9):  52. 
    摘要 ( 67 )   PDF (240KB) ( 17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美国马里兰州的学业水平考试相当于我国省级学业水平测试,试题范围涉及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生态等方面,旨在评估考生是否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素养,能否运用探究的方法解释生命现象;还强调应用数学方法处理生物学问题,根据生物学对伦理、道德社会、经济的影响做出相应合理的建议、选择和判断。1试卷分析1.1考查知识点及考查层次分布见下表:1.2试题特点马里兰州学业水平测试作为达标性考试,不要求选出具有本学科学术和专业发展潜能的学生,只要求学生通过生物学课程学习,具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每年的生物学试题中,了解水平的题量约占50%,主要为课本核心知识的不同形式再现,答案比较直白、简单,但并非单纯记忆内容。理解层次的题约占40%,为生物学主干知识和核心概念,如细胞结构与功能、分离定律、进化理论、生态系统结构及相关实验问题及探究性问题。应用性占10%,各模块各有一道题,题型多为非选择题,由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相应的生命现象。试题没有偏题和怪题,不会人为设计与生物学无关的陷阱,因此学生容易上手,难度不大。强调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提倡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相应的生...
    学生创新与实践活动
    腐解稻草混合菌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张逸峰,张四槐(湖南省娄底市第五中学;湖南娄底市第五中学)
    2008, 33(9):  55. 
    摘要 ( 82 )   PDF (191KB) ( 1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使还田稻草快速腐烂,本文从不同生态环境进行稻草分解混合菌的富集筛选,得到酶活性较高的稻草分解混合菌群,该菌群以兼性厌气性细菌为主,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腐解滤纸和稻草,经10代转接之后,活性稳定。
    科技活动
    环境科学教育中的“项目学习树”
    刘华(江苏省无锡高等师范学校)
    2008, 33(9):  57. 
    摘要 ( 60 )   PDF (201KB) ( 21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结合近两年的环境教育教学中对项目学习树教育理念的理解以及所开展的多项相应模块式教学活动,说明项目学习树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教育意义。
    学校内“病毒”传播的实验探究活动
    庞海龙,陈铭德(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8, 33(9):  59. 
    摘要 ( 47 )   PDF (174KB) ( 14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实验探究利用一种可检测的病毒替代物(UVP)在学校范围内模拟一次传染病的暴发。学生自己设计并实施跟踪病毒传播的过程,通过制造病毒源、取样、统计分析等步骤,来验证性别和行为习惯等因素是否与疾病的传播相关。
    教学参考
    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
    郭炳冉(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8, 33(9):  61. 
    摘要 ( 374 )   PDF (152KB) ( 173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育生物学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发育生物学已成为当今最活跃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之一。在发育生物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许多划时代的研究成果往往与一些模式生物相关。利用模式生物开展发育机制的研究,具有便捷、高效、深入、系统和有利于成果的延展与应用等优势,常用模式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1]。1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的概念对某些生物的研究,有利于帮助人们理解生命世界发育现象的共同规律和普遍原理,这些生物被称为发育生物学模式生物,简称发育模式生物。由于进化的原因,细胞生命在发育的基本模式方面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人们往往利用位于生物复杂性阶梯较低级位置上的物种来研究发育的共同规律,以构建发育的普遍原理[2]。例如人们通过对线虫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这种普遍生命现象的机理,使线虫这个身长不过1mm,全身细胞屈指可数的小生命,成为经典的发育模式生物为科学工作者所追捧。2发育模式生物的共同特征处于进化阶梯不同位置的模式生物,在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各有其优缺点,但都具备一些共同特征:①生理特征能够代表生物界的某一大类群。②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并易于在实验室内饲养、繁殖,研究维持费用低。③...
    乙肝病毒
    张蓓蓓(安徽省滁州卫生学校)
    2008, 33(9):  63. 
    摘要 ( 69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乙肝由于其感染人群的庞大性及其病毒的难以彻底清除性,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问题。本文综述了乙肝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生存与繁殖、致病机制、检测方法以及防治原则。
    有关人体产热与散热的分析
    杨建均(天津市大港第一中学)
    2008, 33(9):  65. 
    摘要 ( 195 )   PDF (162KB) ( 5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教版高三《生物》(选修)教材的“人的体温及其调节”一节中提到:①人在寒冷的环境中,皮肤的散热量减少,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②人在炎热的环境中,散热量增加(但没有提到产热量减少)。③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如何全面理解这三句话?以下就人体的产热与散热及体温恒定作简单的分析。1人体的产热生物体的产热包括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代谢产热和生物体从环境中摄取的热,代谢产热量与身体的生理状态有关,如在寒冷的环境中,骨骼肌战栗,出现搓手、跺脚等动作,此时使代谢产热量增多,而从环境中摄取的热与机体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2人体散热生物体内的热量除少部分通过尿及粪便散失以外,其余的热量主要通过传导与对流、辐射、蒸发等物理过程和生理过程散失。2.1传导与对流传导指体热由体表直接传导给与体表相接触的物体,人生活在空气中,空气的导热性差,人体与固体环境(如座椅、床等)的接触面也有限,所以通过传导散失的热量是比较少的。对流是由于空气的温热不均造成的,紧贴人体的空气容易变得温热,温热空气的比重较轻,从而使身体周围的温冷空气不断流动,产生对流,从而有效的使人体表面不断散热。2.2辐射辐射指机体以发射红外线的方式...
    读者之窗
    关于“目的基因检测方法”的一点看法
    王爱义,薛跃奇(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山东省胶州第一中学)
    2008, 33(9):  67. 
    摘要 ( 155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教材中,描述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时,提到“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若有杂交带出现,表明目的基因已形成蛋白质产品。”笔者认为上述抗原——抗体杂交结果用“若有杂交带出现”直接表示,跨度太大,不好理解。我们知道,核酸分子之间的杂交,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片段作探针,利用探针与待测DNA片段杂交,然后做放射自显影以显示结果,如显示出杂交带,就表明有目的基因片段。但蛋白质分子之间的杂交方法略有不同。蛋白质分子的杂交原理,主要是借助抗原和抗体在体外特异性结合后出现的各种现象,对样品中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或定位检测。基本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可溶性抗原和抗体结合后,可生成不溶性免疫复合物,即在反应体系中形成沉淀,通过直接观察沉淀的生成来检查有无特定抗原或抗体。另一类是,待抗原抗体反应后,借助于仪器或其他手段进一步检测,例Western杂交。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将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蛋白质;第二步,将表达的蛋白质注射动物进行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一抗);第三步,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通过电泳将蛋白质分离;第四...
    也谈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会影响子代性状的几种情况
    杨涌(四川省南溪县第一中学)
    2008, 33(9):  68. 
    摘要 ( 107 )   PDF (119KB) ( 22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学教学》2007年第12期“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会影响子代性状的几种情况”一文将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会影响子代性状的情况总结为7种,其中认为:“基因突变发生在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上”不会影响子代性状,其理由是:“无论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在编码区上游都有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其作用是调控DNA转录为mRNA,基因实变发生在这一位点,会导致基因不能转录成mRNA,当然也不能翻译蛋白质,所以无遗传信息改变,无性状的改变。”对此,笔者认为真核生物在非编码区有一系列调控序列,主要包括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等。绝大多数真核生物启动子都具有TATA框(TATA box),TATA框的中心位置约距转录起始位置上游30bp处,其序列特点是A、T含量丰富。TATA框决定着RNA聚合酶对转录起始位点的选择,是控制转录精确性的序列,TATA框即高中生物学教材所讲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TATA框内任何一个碱基的替换都将形成强烈的下降突变。如人的β-珠蛋白基因启动子中仅TATA框发生突变,转录明显减慢,mRNA的形成量明显减少,翻译随之减慢,β-珠蛋白产量便大为降低,而引起贫血病症状。除了该文所述另六种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会影响...
    教学参考
    试论人体毛发特性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
    周兴文,郭晓华(沈阳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系)
    2008, 33(9):  79. 
    摘要 ( 110 )   PDF (122KB) ( 28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类与其他灵长类动物一样都有毛发,但经过数百万年的演化,形成现代人种的毛发特征及分布特点,与人类的进化是密不可分的。这些毛发具有防护、保暖、引流、触觉、分泌、散热、御寒、调节体温等功能,以及鉴定血型、性别和年龄等作用,对研究人类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