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份学选考是浙江省新高考改革以来的第7次考试,也是第3届学生的首考。总的来说,试题立足教材、突出主干,重原创、有特色,考查角度细致又灵活,更能凸显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选择题的难度不大,但侧重细节,非选择题因其创新的考法而显得难度有些大,这使得试卷具有更好的区分度,有利于高校对人才的选拔。
1 试题考点分布
整卷的分值及考点分布如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整卷的试题结构稳定,分值及考点在3个模块中的分布较为均匀,学考部分必修1占32.9%,必修2占35.7%,必修3占31.4%,完全符合考纲要求。
表1 2018.11月学选考卷考点分析表
2
体现一个核心
考查主干、考核能力、彰显学科特质。从整卷的考点来看,考查的基本都是主干内容,如70分的学考内容全是各模块中的主干知识——必修1的光合作用、必修2的遗传、必修3的调节与生态。选考30分只有第32题庭院生态工程的经济效益核算角度有点偏外,其他的29分则落在光反应、生态、遗传、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基因工程、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主干范围内。而对一个学生而言,所学的具体内容可能很快就忘,但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分析与推理能力及表达能力才是学生应该必备的且可终身受用的核心素养。
这份试卷就能很好地考核这些能力,如前25道选择题总体难度不大,但需要细致地读题。第26、28、30、31、33题不仅需要认真仔细的审题,还需要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情推理,并将最终的结果用专业术语进行精准表达才能得到高分,缺一不可。从26题开始到最后的实验设计题都特别能体现灵活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彰显出生物学科的数理实验科学的特质,并充分体现了高考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
3 凸显2个特色
本份试卷的最大特色在于:选择题细、填空题新。
3.1 胜在细节,重在思辨 细节决定成败。
这份试卷中处处体现出对细致的追求,如:第5题,衰老细胞中所有(应该是许多)酶的活性降低。第8题,甲状腺激素作用于部分(应该是全部)组织器官。第15题中,F2出现白花的现象叫性状分离,其原因是基因分离。第18题中烟草≠烟草花叶病毒、遗传物质“是”DNA而非“主要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水解成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而不是脱氧核糖核酸。第21题,中心粒≠中心体、质膜≠核膜,都是一字之差。第22题,线粒体内没有糖酵解过程、细胞呼吸产生的“少部分”而非“大部分”能量贮存在ATP中。第24题,T细胞特异性识别巨噬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而不是MHC分子。第29题,食物链数量的改变与生态系统内生物 种类数 的变化相关。第30题:“测量光合作用速率的指标除本实验采用的之外,还可采用 (答出两点即可)。”不仅要仔细看图中的纵坐标是以“umolCO2/m2·s”为光合速率的测量指标,还得从中看出其单位含义是“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第32题的“抽滤”,及第(3)小题筛选时要选 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 比值大的菌落,强调“直径的比值”。最后的实验题,预测的“实验结果图”中也需要标出“0电位线”等等。
而且,卷中对细节的关注多涉及专用名词、生物学重要概念等,不是纯粹为“细”而细,为“难”而“抠”,有许多的细节还体现出极强的思辨性。如,第15题中,对“性状分离”概念的理解。第18题中,遗传物质在什么时候要加“主要”,“主要”意味着还有“次要”;具体到某种生物时,遗传物质只有一种,没有主次之分。第24题的C项“白细胞介素-2能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教材上的相关叙述是“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毒性T细胞分裂……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B细胞分裂”。这“多种蛋白质”可以包括白细胞介素-2,所以在知识不完备的情况下,C项的表述在逻辑上有可能是对的,而B项存在知识性错误,故选B。又如,第29题,生物种类改变不一定会引起食物链数量的改变,而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所以答案是种类的数量。第30题,作为“效率或速率”只有在“主体、时间、数量”都相同的情况下才具有可比性,所以,测量指标必定包含“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限定条件。第30题中“猜测此三碳化合物是CO2与某一个二碳分子结合生成的”,是根据元素守恒提出的猜测。当光照突然增强,RuBP的含量固然也会快速升高,但无助于验证猜测。只有当 突然降低CO2浓度 后,发现RuBP的含量快速升高,才能推知固定CO2的物质不是二碳分子,很可能是RuBP。第32题,水解圈大并不必然说明酶的活性高,也可能是菌落大,分泌的酶量多,只有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大的菌落才能说明酶的活性高。第33题的“静息电位与K+浓度关系图”中,“0电位线”必画的原因是神经元膜内的电位低于膜外的电位差才称为静息膜电位,即意指静息电位是不会超过0电位线的。
3.2 胜在新颖,重在迁移
(1)角度新 这份试卷的创新点之一是考查角度新颖。如光合作用不再简单的考查光反应或碳反应过程,而是结合光合作用的探究史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第29题的生态,也不再是从数几条食物链开始,而是通过生态系统复杂性及能量去向的分析,着重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遗传题的考法也与历次不同,统计前6次的第31题(统计见表2),1对常染色体与1对性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外加书写遗传图解成了遗传题的“标配”。
但这次将“标配”的常染色体+X染色体遗传改成了选择题(加试题),难度也比往年的28题有所降低。而第31题却考查了2对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的情况,且显性纯合致死易判断,相关的概率计算也简单,遗传图解也不用画了,再在前后试题的反衬下,遗传题成了“最友好”的题。这样的考查方式能有效地“废掉”学生通过“刷题”而获得的解题技巧和思维惯性。
(2)弃套路 从理科综合开始,实验设计题考思路,预测结果,分析原因已成定势。针对实验思路,学生都学会了应试套路。但从2018年4月份开始,命题放弃了这种经典考法,轻步骤,侧重现象与原因的分析,同样考查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理解与表达能力。这次的实验题再次以脊蛙为实验对象来让学生分析刺激感受器与产生屈腿有时间差的原因,分析用5%硫酸刺激蛙后肢没有产生屈腿的原因,分析不同反射所用时间不同的原因以及分析神经与肌肉直接接触后使肌肉产生收缩的原因。这一系列的原因分析更具有区分度与选拔性。
(3)重迁移 这份试卷成功之处:创新确保公平、陌生考查能力,让各路“预测”“押题”纷纷失效。教师应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主干知识与基本原理学透理解,着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如29、30题,初看每个空都有难度,但学生若能从题干中获得有用信息,并将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就会得到答案。第29题,题干已表明是“研究光合作用中碳的同化与去向”,即研究碳反应中CO2的同化过程,其研究方法可仿照“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同位素标记法,且要标记到C元素上。然后用甲醇提取标记物,就像用乙醇提取色素一般。再然后用双向纸层析分离标记物,也像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一样。如果能将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该题中,“难题”也就不难了。再如第26题,表面上考了希尔反应(没学过),但题干中的字眼——“DCIP(氧化型)、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如果能从这些信息中看出,水在光下分解产生氧气即是光反应过程;DCIP被还原,即氧化型的DCIP相当于NADP+。无非水分解产生的氢不去还原NADP+,而去还原DCIP而已。一旦能将希尔反应与光反应进行类比,再结合除草剂的作用图,选出正确选项也不是难事。
4 教学导向
当“刷题”无用,对于首考后的二次复习才能“返璞归真”。与其去猜“命题老师的心思”,还不如沉下心来,想办法将生物学的一些基本过程、原理、研究方法弄懂,并学会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关注细节,这是在教学和备考中教师和学生都需要重视的。细致,看似是一个简单的要求,但对有些人来说,很难做到。或许是大脑“内存不足”的缘故。因为“小容量”的大脑,常采取以牺牲“分辨率”的“隔行扫描”方式来获取外部信息,以减小“文件容量”,减轻大脑的存储负担。当大脑中存储的专业术语和精准词汇量不足时,只能用相关近义词或近义词的近义词来替代,这势必又会影响表达的精准性和规范性。当我们认识到自身的认知“缺陷”时,就要努力克服这种“认知惰性”。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摒弃那些急功近利的,大而化之的,“意思差不多就行了”的想法与做法。重视教材文本的精读、细读与深读。将基础知识的复习落实到每个字、每个关键词、每个概念、每张示意图上。教与学同样需要“匠心”——严谨、规范、一丝不苟。
本文拟发表于《生物学教学》2019年第44卷第3期,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