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 蕾. “群落演替”复习中的动态思维训练[J]. 生物学教学, 2022, 47(3): 36-38. |
[2] |
周 伟 .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br#[J]. 生物学教学, 2018, 43(9): 32-33. |
[3] |
石晓卫 卢龙斗 沙 涛 邓传良.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快速判断法[J]. 生物学教学, 2018, 43(4): 71-71. |
[4] |
王 义 徐金鹏 . 用“三句口诀”判断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J]. 生物学教学, 2018, 43(11): 61-62. |
[5] |
沈初见. “观察撂荒地的演替”的探究活动设计[J]. 生物学教学, 2016, 41(10): 52-53. |
[6] |
甘耀平. 由一道生物学高考题反思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J]. 生物学教学, 2015, 40(7): 25-26. |
[7] |
汪茂懿. “群落演替”概念教学实例的选择与呈现[J]. 生物学教学, 2015, 40(1): 26-27. |
[8] |
黄执缨, 王晓红, 吴幼华. 浅谈红树植物的生态适应性[J]. 生物学教学, 2014, 39(11): 4-6. |
[9] |
. 探究水体中生物群落演替的活动设计[J]. 生物学教学, 2013, 38(10): 73-74. |
[10] |
尹利军(河北省迁安市第一中学). 例析高中遗传学中若干判断性问题[J]. 生物学教学, 2012, 37(2): 42-. |
[11] |
崔绪昌(河南省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 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例析[J]. 生物学教学, 2007, 32(9): 47-. |
[12] |
劳碧海(广东省遂溪县第一中学). 一题多解求遗传病概率[J]. 生物学教学, 2007, 32(3): 28-. |
[13] |
陶忠华,殷加余(浙江省私立诸暨高级中学 (311800);浙江省诸暨第二高级中学). 黑箱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 生物学教学, 2007, 32(2): 18-. |
[14] |
汪朝晖(安徽省绩溪县绩溪中学). 不同对照类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J]. 生物学教学, 2006, 31(4): 42-. |
[15] |
钟光琴,陈元新(重庆市巴县中学 (401320);重庆市巴南教师进修学校). 染色体组、单倍体、多倍体的理解与判断[J]. 生物学教学, 2004, 29(5):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