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1996年, 第21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1996-11-05
  

  • 全选
    |
  • 朱红英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国外纷纷推出一种称为“minitermenter”的微型发酵器。由于它可替代常规小鼠腹腔培养杂交瘤细胞而被谐称为“人工鼠”。
  • 严洁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6年3月20日英国政府宣布,牛海绵状脑病(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nathy,BSE)和克罗茨费尔特—雅各布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这项声明的宣布,意味着英国政府突然改变10年来的一贯立场,首次承认,疯牛病可能会传染给人类。消息传出,全球震惊。
  • 王本昌,刘云龙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生物具有体积小而表面积巨大,繁殖速度惊人,能不断地与周围环境快速进行物质交换等特征。在污水处理中,使污水通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条件的设备,在让微生物从污水中获取营养成分的同时降解和利用有害物质,可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
  • 任小文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属于非言语的音调和面部表情在信息交流中的作用是非常可观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言语与非言语的协调统一的交流过程。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既重视言语交流,又重视非言语交流。但就目前我国学校的情况来看,人们还只强调教学中的言语交流,忽视非言语交流。许多教师对非言语的应用还处于“不自觉的阶段”。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和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流的作用及运用作一初探。 一、非言语交流的作用 非言语交流研究的范围包括一切非言语的基本现象。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主要包括人体的行态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以由辅助语言和类语言构成的副语言系统等。 许多研究亦已表明,非言语交流在交际过程中起着巨大的辅助甚至是独立的作用。在课
  • 罗焕茹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依靠自身产生的各种微量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这些化学物质叫做植物激素,它们来自于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如芽的顶端分生组织)。本节教材的中心是研究植物在自身调节过程中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这些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 朱禾勤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多媒体已逐步进入中学生物学教学领域。多媒体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能够同时获取、编辑、存储和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声音、文字、静态
  • 王继柱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习上走捷径,绝不是提倡不花时间、不下功夫,仅凭投机取巧和耍小聪明就能取得好成绩,而是让学生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速度和质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学生反映上生物课很有趣、很省力,也乐学,觉得生物课的四十五分钟短了,在欢快的课堂气氛中完成了知识的传授。
  • 徐金良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生物学教学中不断探寻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视角,是强化其教学的德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我们在如下几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 徐玉珠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新编初中《生物》第二册中,“生物的遗传”是教学的难点,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所以尽管本课的内容只是作为遗传学的一般常识,但学生学习起来有较大的难度。因此设计好本课的课堂教学程序,优化课堂结构就成为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关键。我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下列途径使本课教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 王荣敏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是教学过程的主要媒体。良好的课堂语言艺术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集多年实践体会认为,提高课堂语言艺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 曹小珍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加强教研组工作,适应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形势,促进中学生物教学的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1995年,我校生物教研组大胆尝试,探索教研与教学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期间,有两位教师辅导的学生在省级生物学知识竞赛上获奖;一位教师的自制教具获市级三等奖;一位教师的两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一、联系学校实际,成立备课小组 我校各年级的平行班较多,同年级同科教师不止一个,完全有条件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切合我校实际的生物学教学路子。为此,我组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备课小组。备课小组成员每上一节课之前,都要先经过“说课”(把自己的上课思路说给同行听)、“议课”(备课组成员对说课教师的上课思路加以评议,肯定优点,提出不
  • 王修建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如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不仅仅是当前教育界的一大热门话题,也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1988年,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若干规定》;1994年,国家教委又发布了《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这些文件都指出了过重课业负担的表现及所造成的危害,并指明了解决的具体措施和规定。
  • 辛泽华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师《生物》新教材的第六部分,生物的新陈代谢内容中,有一演示实验“酶在催化作用中所需要的外界条件”实验要求是这样的:取六支试管,编号、分别注入2毫升浆糊,然后在1号试管中加2毫升清水,其余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唾液(3号
  • 张维军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昆虫分布极为广泛,各类昆虫都有其喜好的环境,了解昆虫一般栖息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昆虫,有目的地进行采集。这里概述采集昆虫时要注意哪些环境,某种环境中大致有哪些昆虫。
  • 王伟庆,吴福龙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1995年指导学生进行“关于苏州河水质调查与综合治理设想”课题研究为例,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 张红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形式,由于大多数生物(如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只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和成熟的过程中,所以减数分裂又叫成熟分裂。 具体地讲,在生物界中减数分裂进行的时期随生物的类型不同而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 祝炳昭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外科手段将他人的具有活力的器官移植给病人,以代替其病损的器官而使生命得以延续的手术,叫做器官移植。
  • 牛乐耕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鸟类的“双重呼吸”,动物学教科书大都这样解释:鸟类无论吸气还是呼气,肺前后两次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这种解释的内涵似乎是只有鸟类才在吸气和呼气时前后两次进行气体交换,而其他陆生脊椎动物(以下简称肺泡呼吸动物)只在吸气时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并不进行气体交换。显然,这样解释鸟类“双重呼吸”,不科学。
  • 杨学珍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清“主要”一词所指的内容外,笔者觉得还应适当讲解一些次要的延伸内容,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本文是对初中生物第一册(下)书中“主要”一词所指内容的一些延伸,仅供同仁参考。
  • 陈国胜
    生物学教学. 1996, 21(11):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县是个养鸡大县,在种鸡孵化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因孵化前不知“种蛋”是否已受精,在孵化后的3~5天后按传统的方法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