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公众号热门文章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查稿系统
征稿简则
|
论文模板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
阅读排行
|
下载排行
审稿中心
专家审稿
|
编委审稿
主编审稿
|
编辑办公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2025年, 第5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5-03-20
全选
|
生物科学综述
Select
氧化应激转录因子NRF2及其与肿瘤的关系
赵 娟 陈瀚森 曹思源
2025, 50(3): 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在氧化应激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功能。一方面,NRF2维持细胞的氧化还原稳态,发挥抗炎功能,并且参与DNA损伤修复,在肿瘤预防中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NRF2的过度活化也会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介导癌细胞对化疗和放疗的抗性,保护癌细胞免于凋亡和衰老。本文综述了NRF2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双面作用以及目前靶向NRF2的肿瘤治疗策略,以期为中学生物学中基因突变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师教育
Select
基于新教材的高中生物学教师学科知识的分析
张文玉 刘 静 王 楠
2025, 50(3):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新教材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师学科知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收集到的上千条教师疑难问题进行文本可视化分析,包括高中生物学教师疑难学科知识的认知水平特征分析及其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中的分布,运用python及其相关程序包进行特征词分析与主题聚类分析,提出提升高中生物学教师学科知识的建议。
生物科学综述
Select
微量元素锌的生理功能及与疾病的关系
王思怡 饶小珍
2025, 50(3): 9-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锌是人体内第二丰富的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机体内锌元素的稳态与正常生命活动紧密联系。由锌转运蛋白功能障碍等引起的锌稳态失调可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或发展,以锌稳态调控机制作为靶点可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本文概述了锌的生理功能及锌稳态与疾病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高中生物学中微量元素及稳态调节的教学提供参考。
教育教学研究
Select
高三生物学二轮复习中综合情境下的问题分析与解决——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例
王伟波
2025, 50(3): 12-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三生物学二轮复习中,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案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通过模拟探究深化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水平,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感悟生物学的重要价值,理解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建构整体的生命观念。
Select
“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教学中知识的迁移及策略分析
梅捷凯
2025, 50(3): 16-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既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以“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教学为例,分析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知识迁移现象,并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以促成学生对科学实验设计方法、思想与原理的深入理解,从而建构正确的生物学概念。
Select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多维镜鉴
倪晓青
2025, 50(3): 19-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考察一线课堂教学现状出发,梳理当前中学生物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归因,寻找提升教学质量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促进从认知改变到教学行为改变的学科实践发生。
Select
科学论证取向的生物学教学:建模、实施与反思
邹传龙 王蓓蓓 崔 鸿
2025, 50(3): 22-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论证取向的教学能让学生明确地经历提出主张、寻求和评价证据、为主张辩护和反驳等过程。在强调科学论证的同时,提出了科学论证取向的生物学教学设计模型,并以“果实的形成需要经历传粉和受精的过程”为例,进行了解读和实证检验,在提升学生思维进阶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教具
Select
天平板书模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
商伟豪 王永田
2025, 50(3): 26-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培养学生运用图示和模型表征概念和迁移应用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构建天平板书模型,揭示“变化”和“平衡”等相关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以优化板书的设计,并结合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1中的3个案例,来阐明其应用。
Select
漫画型趣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陆 昱
2025, 50(3): 28-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漫画型趣图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在教学中合理选择与运用漫画型趣图,可使学生在趣图创造的情境中启动思维,在剖析与讨论中探明教学主题,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图文互助的教学中,提升对教学内容的认知精度与深度。
教育教学研究
Select
高中生物学数字化课堂教学范式的构建及应用
陈雅蓉 杨守菊
2025, 50(3): 30-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化时代,高中生物学教学面临变革契机与挑战,从科学化学情分析、弹性化教学目标、精准化教学过程和数智化学习评价等方面构建了数字化教学范式并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为例阐述应用。提出实践时应注意范式重组而非照本宣科、教学智慧优于数字智能、教学规范制约数字伦理等问题,以实现数字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科学融合。
教学设计案例
Select
“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教学设计
金 兵 李梓涵 徐爱琳
2025, 50(3): 34-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重组DNA技术的基本工具”为例,探讨培养科学思维、技术思维和工程思维的教学案例。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工程思维;通过自主阅读、比较分析、归纳总结、模型与建模、批判质疑,提升科学思维;通过探寻重组DNA技术所需基本工具,发展技术思维;通过提出、完善抗虫棉培育流程,设计酶切方案,深化、拓展工程思维。
Select
指向社会热点的“生物圈中碳循环”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刘 晶 张 金
2025, 50(3): 37-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探究生物圈中碳循环的教学活动设计中,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碳达峰”“碳中和”融入碳循环的课堂教学中,以核心素养为中心,设计系列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将各学科知识和技能迁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利用数字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情境,助推学生深度学习,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责任意识,实现课程育人的价值。
Select
“植物生长素发现史”的模型建构教学设计
吴晓杰 张 霞 崔维科
2025, 50(3): 4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生物适应环境的基本调节模型”“科学探究过程的基本模型”,将生长素发现史中多位科学家的探究实验贯穿起来,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胚芽鞘向光性机制”的模型,进一步将该模型迁移至植物向触性的探究中。将科学史与模型建构有效结合,发展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能力,提高学生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Select
基于乡土资源的“黄桃的一生”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
王 蕾
2025, 50(3): 45-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义教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山东省沂蒙山区的果蔬罐头产业为乡土资源,设计了任务驱动型的跨学科项目式教学案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家乡发展,培养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提升对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激发乡土意识和爱国情怀。
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专栏
Select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中的应用
蒋晨康 刘成权
2025, 50(3): 49-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一种GPT架构的对话式人工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已经开始影响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师生作为教育的两大主体,必然会受到这一智能浪潮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智慧课堂,以“姜撞奶”这常见的生活美食为例,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以此探讨智能技术如何赋能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以期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提供实践参考,推动智慧课堂转型升级。
教学设计案例
Select
“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教学设计
温新娟 潘人发
2025, 50(3): 52-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立足生物学的学科育人价值,以“原核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一节内容的教学设计为案例,通过重构学习内容、小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教学策略,较系统地探讨了课堂教学与素养落实的深度融合,以期素养培养真正落地生根。
实验教学
Select
指向科学思维培养的“标记重捕法”模拟实验的优化设计
陈茂花
2025, 50(3): 55-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与数学学科融合,利用优化后的教具,深入挖掘“标记重捕法”模拟实验的育人价值,创新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模型与建模、归纳与概括、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
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专栏
Select
人工智能助力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案例分析
刘剑平 陈佳敏 吴华勋
2025, 50(3): 58-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3个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的案例,深入探讨了在开展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的重要性,并阐述AI技术如何助力中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在辅助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中的潜力与应用前景。
Select
AI智能赋分系统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实践应用
李 霞 陈 珂 马泽慧
2025, 50(3): 60-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深圳初中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为内容,对AI智能系统进行实践研究,评估其在初中生物学实验操作中的赋分能力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AI智能系统在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考试与评价
Select
以遗传性耳聋为情境的原创试题命制
梁姝颋
2025, 50(3): 65-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的分子、细胞基础是高中生物学课程必修2模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等级考中的热点和难点。遗传性耳聋在新生儿耳聋中占比高,涉及多对等位基因,且部分基因致病的分子机制已知,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进行相关内容的考查。
实验教学
Select
“探究风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信息化实验教学设计
易 珊
2025, 50(3): 67-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义教新课标的引领下,基于STEM教学理念进行实验设计,颠覆传统的蒸腾作用实验,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方法模拟情景,探究蒸腾作用效率与风的关系,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探究与跨学科实践
Select
“生物电的发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
张 艳
2025, 50(3): 71-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科的知识与思想方法,开展高中生物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通过感受生物电的存在,建构以生物电为锚点的多学科知识网络结构,推动学生跨学科素养的进阶发展。
Select
融入黄河流域生态资源的高中生物学学科实践活动
王 科 董星池
2025, 50(3): 73-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生物学是中学阶段与黄河生态环境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本文旨在通过挖掘黄河流域生态教育资源,结合生物学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二“生物与环境”模块,设计了基于黄河生态教育的高中生物学科学教育活动,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和策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高中生物学教学“育人”功能的实现。
教学参考
Select
初中科学与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研究
代祥生 韦艳艳 陈建波
2025, 50(3): 76-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初中科学与高中生物学在新课标、教材、教学等多个方面呈现连续性和进阶性的特点,将初中科学和高中生物学进行教学衔接能够有效解决初高中生物学知识点在广度与难度方面的“断层”现象。本文以“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应用”内容为例,对初中科学和高中生物学在新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应的教学衔接策略。
考试与评价
Select
2024年江苏省选考生物学第23题分析及命题建议
李 伟
2025, 50(3): 79-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24年江苏省选考生物学第23题以真实科学研究过程及成果为素材,聚焦素养导向,突出对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考查。本文通过对试题情境创设、信息表征、问题设计三方面的分析,提出指向核心素养的原创试题命制的建议和策略。
教学参考
Select
近七年来《生物学教学》杂志中跨学科教学研究的主题分析
赵晓燕 徐益苗
2025, 50(3): 83-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中学生物学跨学科教学产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从跨学科教学研究的主题比较视角,分析与梳理了《生物学教学》杂志从2017年至今刊登的相关文献,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探究与跨学科实践
Select
基于工程设计的“提升酿制葡萄酒的品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
冯文静
2025, 50(3): 85-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工程设计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活动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将科学概念(S)、微生物操作技术(T)、发酵工程(E)、艺术审美(A)、数学计算和统计(M)融入“提升酿制葡萄酒的品质”主题探究中,建立了工程设计的内涵要点作为核心环节来进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实施路径,在体验、探究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参考
Select
生物学教材中的生物之蓝细菌的知识总结及释疑
蒋世禄 李永明 刘 华
2025, 50(3): 89-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蓝细菌的分类、结构、生理特点及生态地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基于16S rRNA序列分析,蓝细菌被归类为细菌中的一大类生物,是唯一能够执行产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类群。部分蓝细菌还具有不产氧光合作用和固氮功能。内共生学说认为真核生物的叶绿体可能源自蓝细菌,最近研究为此提供了直接证据。蓝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仍不可忽视。
Select
ADP与ATP相互转化反应可逆性的探究
汪兴泽
2025, 50(3): 91-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不少高中生物学教师认同ADP和ATP的相互转化反应不可逆。他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酶具有专一性,催化ATP合成的酶与催化ATP水解的酶不同。本文以ATP合酶、肌酸激酶等为例,阐述了这些酶既能催化ATP合成又能催化ATP分解。故依据酶不同来判断ATP与ADP转化反应不可逆缺乏依据。
Select
遗传密码阅读方式的破译历程
杨紫格 吴志强
2025, 50(3): 94-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不同领域科学家在遗传密码阅读方式研究中的工作为基础,介绍了遗传密码以非重叠阅读方式的理论发现和实验证据,这对于理解遗传密码的性质和基因编码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公告
更多>>
友情链接
EBSCO期刊索摘平台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生物学教学—超星期刊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
维普资讯网
中国知网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