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8年, 第3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08-05-08
  

  • 全选
    |
    生物科学综述
  • 田忠英,雷桅,王双明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体内的信号转导对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信息资源管理学和计算机网络通讯中的有关原理及方法对生物体内细胞信号转导的信息控制等问题进行了初步阐述。
  • 何灵江,邵伟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总结了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及基因组印记这几个表观遗传学原理的研究进展,并对表观遗传疾病作了介绍。
  • 郭增平(河北省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病因多元、多环节发病、与增龄和性别密切相关的渐进性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中老年人群。本文主要介绍OP的发生机制与主要表现。
  • 生欣,刘兰侠,运迷霞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原生动物细胞微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化与编码α-、β-微管蛋白基因的种间差异和微管蛋白翻译后的修饰有关。微管蛋白翻译后的修饰包括蛋白亚基的剪切和拼接以及微管蛋白的乙酰化、多聚谷氨酰化、多聚甘氨酰化、酪氨酸化和去酪氨酸化等。此外,在微管的功能发挥过程中,两类重要的蛋白与之关联:一类是分子马达,另一类是微管相关蛋白家族。
  • 教师教育
  • 李青芝,李淑梅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设计实验、开放实验室等方面,结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师教育观,总结了高师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培养创新型中学生物教学教师的实践体会。
  • 教育教学研究
  • 杨燕莉(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教科书《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的选择性是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的,生物膜的这种选择性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则是这一节中重点阐述的内容。本节主要介绍两大块内容,一是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膜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要求学生理解这三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从膜两侧的浓度差、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要消耗能量、代表的例子等方面来进行对比。二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包括胞吞和胞吐,这部分内容与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是有关联的,同时这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教师要引导将知识融会贯通。本节内容是属于原理性的,但学生并不难掌握,通过自学课本,结合动画课件演示,学生还是能容易比较出三种方式的异同的。但是学生应用这些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及习题时,可能会有一定难度。将各种图进行类比和对比方法进行学习,能抓住关键,掌握本质。同时运用各种“图”进行学习,简洁明了。我通过让学生观察图、填写图、绘制图、解读图、描述图、应用图来学习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使学生“想学、愿学、会学”;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由浅入深...
  • 现代教育论坛
  • 张建华(江苏省张家港市暨阳高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榜样示范、陶冶教育、说服教育、实际锻炼、自我修养和评价等是常用的德育方法。德育方法不仅是实施德育影响的手段,而且也是指导、组织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有效方法。生物学教学中藉以德育方法,更能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1榜样示范教师是学生最接近的榜样,这种榜样具有经常性和直接性,教师的语言、行为、思想等时刻都影响着学生,因而,作为生物学教师本人要以身作则,习以钻研业务,热爱生物科学,忠诚生物学教学,对学生学好生物学是一个无声的榜样。一些学生认为学习生物学只需死记硬背,不理解学习生物学还需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习惯。在现行的新课程设置中,虽然课程标准对学习生物学的目的意义、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等的叙述都很详实,但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事实上常被当作副科,初三年级又没有开设生物学课。进入高中后,迫于考试的需要,才重视学习生物学,但方法不妥,效果欠佳。因此,生物学教学要完全实现自身的课程目标,教师更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善于总结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请他们介绍学习经验、交流学习方法,选择优秀的课堂笔记进行展览,通过多种渠道,让每个学生在较短时期内,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
  • 教育教学研究
  • 邓振旭,吴福彪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介绍了应激性与兴奋性、兴奋与兴奋性、反射与反射弧的基本概念,并通过反射弧分析实验、脊髓背根与腹根的机能实验对反射弧的组成及脊髓背根与腹根的机能进行分析讨论,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资料。
  • 石华建(江苏省邳州市教研室)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编写虽然力求创新,辑入当今科技、教育发展最新成果,力图融入学生的经验,但无论教材编得多么完美,也不可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时仍需对这些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保证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内容能理论联系实际,适合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1加减———让教材变得厚重生物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所以教师要善于打破教材的局限,挖掘教材的内涵,重视教材外延的拓展,敢对教材进行改造,“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建构主义教学论强调:“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允许被固定,因为,否则一个相应的具有知识内容的教学将不可能,但应留有较大的允许改变和补充的空间。”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师生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客观世界,更能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使教师能够将其个人对于教学内容构想的经验知识投入到教学中去”。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取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例,提出有关的生物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生物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是教师针对教学难点所用取的教学突破策略,是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同...
  • 高素阳(浙江省温州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教学中对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实践表明,立体的、多形式的作业组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 吴其胜(湖北省建始县三里坝初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以及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中涉及“循环”、“消化”、“呼吸”、“泌尿”等相关知识。人体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消化系统获得的养料,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都必须通过循环系统运输才能送达细胞和排出体外,相关知识联系紧密,很适合应用概念进行复习教学。1教学目标3.1知识目标复习四大系统的结构、功能,四大系统各器官的结构功能,理顺各系统及各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整合零散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对相关知识条理化、理性化。3.2能力目标通过复习活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及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及应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3.3情感态度价值观强化学生珍爱生命、珍惜健康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增强义务献血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教学过程课时安排2课时(最好是连两堂)为宜。其中2.1、2.2部分是第一课时,2.3及2.4部分是第二课时。2.1幻灯片展示图1导入复习课要求学生先观察图1并思考,然后口述空白处合适的概念,最后教师将完整的概念图(图2)用大屏幕展示给学生。通过此环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回顾人体的呼...
  • 许晖(浙江省温州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现代教育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新课程理念,遵循学生认知逻辑规律,探讨了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几种方法及其理论基础。
  • 信息技术
  • 曾波(贵州省清镇市第三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常见的生物学课件通常是一个个的小课件,使用确实方便,但局限性是不系统化,教师准备一节课,就要制作一个课件。能不能将这些资源作一个大的整合,以学期为单位,制作一个生物学教学系统,把整个学期所需资源包含在其中?基于这一思路,我对全部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模块设计,再把各模块统一在同一框架之中,从而完成生物学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制作。1文件属性设置与层1的设计与制作启动Authorware6.5,新建文件,单击“修改—文件—属性”,文件属性背景颜色为白色,大小为800×600,演示居中屏幕,显示标题栏和菜单栏,标准外观。命名为“七年级生物学教学系统2.0”,此时为层1,在流程线上拖入4个群组图标,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开始”、“目录菜单”、“关于软件”和“1-138”,如“图1”。2群组图标“开始”的设计与制作打开“层1”中空白的群组图标,在流程线上从上到下依次拖入显示图标、等待图标和擦除图标,显示图标命名为“七年级生物学教学系统2.0”如“图2”。双击打开显示图标“七年级生物学教学系统2.0”,输入你所希望显示的开始画面的文本信息,双击“图2”中的等待图标,在“等待图标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单击鼠标”和“按任意键”,即在单击...
  • 课堂教学
  • 刘洪宝,马桂萍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的结构与功能”一节是济南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种子萌发的基础上,从根的结构、根的功能等方面阐述了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重点是根尖的结构与功能,难点是通过探究确立根生长的部位。本节课分为2课时。由于本节课强调学生的科学探究,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形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所以,在教学时,笔者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调整,尝试把探究根生长的实验放到课外,最后用一节课来展示学生探究的成果。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描述根的生长过程;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概述根尖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1.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根的生长过程,进一步学会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的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课前准备2.1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根与植物生长相关的成语;准备探究根长长的有关材料;收集常见植物的根系实物或图片;收集常用肥料的有关资料;收集有关无土...
  • 实验教学
  • 邓可,刘恩山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的血型和输血是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但由于血型鉴定可能会造成疾病感染和传播,国际上许多国家都禁止在中学阶段采用真人真血进行教学实验。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输血时,不同血型的血液互输可能发生红细胞凝聚成团,从而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引起死亡,《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特意设计了“模拟血型鉴定”的案例。案例选用AgNO3、NaI、Pb(NO3)2、BaCl2等化学试剂代替血液和血清,利用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的现象来模拟凝聚现象,让学生理解血型和输血之间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情感态度。但我们发现:①以上化学试剂配制出的溶液颜色和血液、血清相去甚远,化学反应产生的沉淀不明显,颜色为白色和浅黄色,与红细胞的凝聚现象差异很大,容易让学生形成错误概念;②存在安全隐患,硝酸银对皮肤和粘膜有腐蚀及收敛作用,皮肤接触硝酸银见光后就会变黑,容易发生炎症;③AgNO3和NaI的价格较高,很多学校不容易配齐,因此实验较难开展。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经过多次试验,根据中学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些效果明显,简单易行的实验材料,对实验进行了改进。1实验材料的选择由于本实验是模拟实验,所以在选择化学试剂时要考虑:①化学试剂配制出的溶...
  • 课堂教学
  • 王颖,闫白洋,梁利利(上海市行知中学;上海市行知中学;上海市行知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总结了对上海《生命科学》教材DNA是遗传物质一节尝试进行问题驱动、教师引动、学生主动、多元互动教学的实践及体会。
  • 教育教学研究
  • 李雪梅(江苏省金湖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教材内容及地位本次说课内容为新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是细胞呼吸的过程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本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表现为三个方面:①细胞呼吸对于细胞的作用: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正常生活。这也是细胞呼吸的本质。②在教材及高考中的地位:从考查的角度看,多围绕呼吸作用的过程展开,通过考查这一生理过程生成的产物,限制细胞呼吸的条件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从近年来的高考题看,这部分的题目设计多趋向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如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及其生理的考查,简答题占有相当的比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③对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本节课内容涉及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有氧呼吸过程图等,通过学生绘图、“看图说话”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解读图解即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另外本节课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学好细胞呼吸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充分体现本模块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指导思想。2教材处理实际教学中把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提前到第三章的“细胞器”一节学习,本节课要求学生上黑板自绘线粒体结构简图,...
  • 实验教学
  • 祝咪娜,施心路,齐桂兰,施丽丽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变形虫是原生动物肉足纲的代表。本文介绍变形虫采集和培养的方法及变形虫细胞结构特点。
  • 王国顺(江苏省涟水县郑梁梅高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中生物学课本中安排了许多实验,对这些实验进行适当拓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创新能力和对实验理论、方法迁移应用的能力,从而达到“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要求。1模仿性拓展教材在介绍基因的分离定律时安排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用小桶代表生殖器官,用不同颜色的彩球分别代表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在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教材没有安排相应的模拟实验,教师这时可以要求学生模仿已经做过的“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模拟基因的自由组合及F2有关比例。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①模拟实验需要几只小桶?②实验需要多少种彩球?如何标记这些彩球?③如何取出彩球进行组合?④如何设计记录表用于记录和统计?在进行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模仿这个实验,探究动物、绿色植物等生物的呼吸方式。在学生做了“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后,教师可告诉学生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并将气孔结构画图介绍给学生。要求学生模仿这个课本实验以放置一小段时间的菠菜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孔...
  • 考试与命题
  • 田兵洪(重庆市奉节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就如何提高高考生物学复习中的练习题质量来提高训练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进行了以筛选整合资料原题为基础,原题改编以及原创自编题的尝试。
  • 实验教学
  • 江勇利(江苏省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中安排了“饲养和观察蚯蚓”的探究实验,实验中有一项内容是探究蚯蚓在不同平面上运动的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确刚毛的作用,教材中的方法是把蚯蚓分别放在粗糙的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来比较其运动的快慢,按此方法学生往往得出蚯蚓在玻璃板上的运动速度比在粗糙的纸上更快的相反结论。经过分析原因和反复改进实验,有了较好的解决办法。1影响本探究实验结果的几个原因1.1蚯蚓的活力由于从准备到开始实验有数天时间,这期间,学生所挖到的蚯蚓往往被放置在一个不适于蚯蚓生存的小环境中,如放在一小药丸瓶中,或是少量泥土的开口饮料瓶中,数天后实验时的蚯蚓往往已奄奄一息,使实验难以展开,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实验步骤对蚯蚓活力的影响更大,观察蚯蚓运动快慢被放在整个实验的最后一环,这之前要经历观察体形,数一数从头部到环带有多少体节;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受其是否有黏液;用手指触摸蚯蚓的腹面,有什么感觉,并用放大镜来观察腹面的刚毛。小小的蚯蚓哪经得起这么折腾。1.2实验器材粗糙的纸往往吸水性很强,容易使活力不佳的蚯蚓表面水分进一步散失,同时对蚯蚓产生粘着力,而且粗糙纸摩擦阻力大,尤其是...
  • 考试与命题
  • 黄宇宏,陆建身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利用SPSS软件进行生物学测验质量分析的方法。生物学测验质量分析包括试题质量分析和学生质量分析两个方面,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在SPSS环境中实现各分析指标的操作步骤。
  • 蒋桂林(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年一度的高考考试说明,历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内容,作为在新课改省份中的“江苏省2008年生物学科的高考考试说明”,特别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考试说明”的变化1.1命题指导思想“考试说明”强调从江苏省普通高中生物学教学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力求做好三个方面,即:(1)体现生物学科特点,考查考生对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学基本素养和实验能力,关注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2)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过程与方法和创新精神的考查;(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江苏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现状,联系生产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2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内容分布在三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中,这完全符合“江苏省关于选修I模块的开设指导意见”,仔细对照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发现三个必修模块和选修3模块的内容标准在考试内容中完整地体现,选修1的内容标准只有部分在考试内容中体现...
  • 张伟(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遗传学教学过程中,概率计算是一个难点问题,而在解决类似“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的概率问题时,何时乘1/2?何时不乘1/2?更是让人颇感棘手。笔者从遗传规律入手,归纳总结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1常染色体计算中的“性别”问题例1.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儿子,问:(1)再生一个孩子白化的概率?(2)再生一个白化孩子的概率?(3)再生一个男孩白化的概率?(4)再生一个白化男孩的概率?(5)再生一个女孩白化的概率?(6)再生一个白化女孩的概率?1.1分析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题意双亲均为杂合体(Aa×Aa)。后代情况如下表雄配子雌配子A aA AA Aaa Aa aa表中雌雄配子结合方式共4种,根据上表可知:“白化孩子”=“孩子白化”=1/4。因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后代男女发病率相同。因此“男孩白化”=“女孩白化”=1/4。因为白化孩子实际包含了白化男孩和白化女孩两种情况,且白化男孩和白化女孩发病率相同。因此“白化男孩”=“白化女孩”=“白化孩子”×1/2=1/8。注意:“1/2”是指自然状况下,男女的概率均为1/21.2小结规律1:男孩患病=女孩患病=患病孩子=孩...
  • 胡宇红(湖南省株洲市第四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很多教师认为,实验设计应该从实验原理入手来寻求突破口。也就是说,先思考实验原理,再以此为根据设计实验步骤。实际上学生很难一开始就想清楚实验原理,因此很多时候不能通过这一途径迅速找到实验设计的突破口。那么,有没有其他办法来寻找实验设计的突破口呢?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依据实验目的将实验分类,再根据实验分类从逻辑推理的高度寻求实验设计的突破口。1从实验目的角度对实验进行分类生物学实验的目的很多,有时是为了研究生命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时是为了研究环境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影响,有时是为了探究或验证某些生物学事实……前两者实际上都是寻求因果联系,因此可以将实验分为寻求因果联系类和非寻求因果联系类(注意:这仅仅是从实验目的上划分,在非寻求因果联系类型的实验中也不排斥在实验分析时分析因果联系)。2生物实验中寻求因果联系常用的逻辑方法2.1求异法求异法是指在被研究现象出现和不出现的两个场合中,如果只有一个情况不同,其他情况完全相同,而且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在被研究现象出现的场合中出现,在被研究现象不出现的场合中不出现,那么这个唯一不同的情况就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求异法可用下列图式表示:场合先行(或后行)情况被研...
  • 丁华军(湖北省汉川实验高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中生物学中,有关水的问题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对这一知识点我们要善于总结,下面就有关水的知识点总结如下:1细胞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自由水,它是细胞内良好溶剂,许多种物质溶解在这部分水中;一种是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例1:我国华北地区收获的小麦经暴晒后,含水量约为14%,这时的水()A.主要是自由水B.主要是结合水C.全部是自由水D.全部是结合水解析:解该题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小麦经过了暴晒,二是含水量约为14%(一般细胞含水量在80%~90%),这说明细胞内大部分水分已经散失,而容易散失的水是自由水,结合水因为与其他物质结合在一起,一般条件下不易失去,当然,自由水也不会全部失去[参考答案]B。2蛋白质在脱水缩合时产生的水在脱水缩合过程中,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酸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在高中生物学中,对蛋白质的脱水缩合问题,往往是通过计算蛋白质的分子质量来考查的,根据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可知: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失去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例2: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
  • 张海其(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能量流动的有关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看似简单,细细推敲往往比较复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细究起来,感觉这一个问题具有普遍性,解决好,有利于学生准确建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数学模型,真正理解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1问题分析1.1问题用含能量10KJ的青草喂兔子,有1~2KJ的能量流入了兔子。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2观点观点一:正确。因为根据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所以10kJ×(10%~20%)=1~2kJ。观点二:错误。因为兔子摄入的能量没有10kJ,还有部分能量储存在兔子粪便中,所以,流入兔子的能量应该小于1~2kJ。观点三:错误。因为输入青草的能量不是10kJ,应大于10KJ,所以流入兔子的能量应该大于1~2kJ。1.3解析同学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上三种类型。乍一听,三种观点好像都有道理,到底哪一种正确呢?在该问题中,研究的对象是两个营养级,运用十分之一定律,如果知道了“输入青草的能量”,将其数值×(10%~20%)即可得到“流入兔子的能量”。因此,关键是要弄清“输入青草的能量”。输入青草的能量是多少呢?观点二认为“输入青草的能量”小于10kJ,认...
  • 科技活动
  • 曹晓清(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分析介绍了五种创造发明技法在青少年生命科学课题选题、实验设计、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 教学参考
  • 马兆飞(辽宁省朝阳师范专科学校)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生长素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这部分教学内容中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问题,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中就提到“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并且该教材中又用名为“同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的图表来直观地说明这一问题。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3必修稳态与环境》中也有类似的论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在观察这一图表时提出了疑问:从图中能看出生长素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植物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当超过一定的浓度后则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那么如果没有生长素存在,植物是否还生长呢?在植物体受到生长素抑制时植物体还生长吗?其实不仅学生会产生上述疑问,有一些教师也心存疑惑。学生为什么会有此疑问,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课本中没有讲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没有明确地说出这里的生长素是外源的,还是内源的。这里的生长素浓度是植物体内的全部生长素,还是部分生长素。而且图表的名称也没有反映出实际情况,只是笼统地说“生长素浓度”。实际上这里所说的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最初是通过离体组织实验得出的。如在《新编植物生理学—...
  • 科技活动
  • 吕秀华(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活动背景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独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景观,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能降解水中各种沉积物、化学污染物,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1]。上海在中国的版图上占据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口冲积平原上,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拥有广阔的湿地,被喻为“建在湿地上的都市”。目前上海的自然湿地主要分布在崇明东滩(2001年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九段沙、大小金山三岛、南汇边滩等处;面积共约376平方公里,占上海陆地总面积的5.93%。湿地对人类如此重要,但几十年来,随着自然变迁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湿地面积急剧减少,许多湿地已被蚕食殆尽,有的甚至成为干地。上海近海海域属典型江海河口生态系统,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上海海域环境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主要是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导致湿地的不同程度的污染。国家林业局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湿地资源正面临四大威胁:过度开垦改造导致湿地功能消退;湿地自然资源的过分利用以及外来生物入侵可能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消退;上游水资源...
  • 考试与命题
  • 张文华,刘怡,戴崝,余轶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2005年至2007年上海市生物学科高考的试卷形式、试题内容和考试题型进行了剖析,总结了近几年高考的变化特点,并对复习备考提出了建议。
  • 教学参考
  • 李成广,刘梅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因全球市场需求而被购买、销售、走私、杀戮或捕猎使得野生动植物的数量迅速减少,正在面临着最大的生存危机,有些动植物已升为极危物种。目前,国际最大的自然保护机构———世界自然基金会公布了当今世界上十大最受贸易活动威胁而亟须采取全球性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单,包括虎、鼠鲨、锯鳐、白斑角鲨、红珊瑚、亚洲犀牛、欧洲鳗、象、大型猿类和大叶桃花心木。1虎1.1分类及分布虎又名“大虫”,学名Panthera ti-gris,英文名Tiger,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大多数生活在印度、中国东南部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苏门答腊岛和印尼的森林中。1.2外部特征大型猫科动物。毛色浅黄或棕黄色,有黑色横纹。头圆、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显著。四肢健壮有力,尾粗长,具黑色环纹,尾端黑色。1.3生活习性栖息于森林、丛林中,活动范围大,每只独占一定领域,无固定巢穴。夜行动物,晨昏活动频繁,善游泳不会攀爬。性凶猛,主要猎取野猪,以及鹿、麝等有蹄类动物,偶而亦捕食野禽,秋季亦采食浆果和大型昆虫等,饱食一餐可数日不进食。虎常单独活动,只有在繁殖季节雌雄才生活在一起。1.4种群现状虎在野外已十分少见,目前世界上大约只剩下5000至7000只。...
  • 马明(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7年5月29日突然暴发的太湖蓝藻事件使蓝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后,全国各地均有蓝藻暴发的报道。暴发的蓝藻一方面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另一方面厚厚的蓝藻形成层如同油漆,阻隔了空气与水中气体的交换,使水体的溶解氧浓度迅速降低,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导致水体遭受严重污染;有些蓝藻的代谢物以及死亡的生物被细菌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毒素,这样的水体进一步使鱼卵变异及生长异常。家畜及野生动物饮用了含毒素的水后,会出现腹泻、乏力、厌食、呕吐、嗜睡、口眼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甚至死亡。受蓝藻暴发而污染的水体对于人类健康,也具有很大危害性。人们在洗澡、游泳及其他水上休闲和运动时,皮肤接触含毒素的湖水后毒素轻则可引起敏感部位(如眼睛)和皮肤过敏,少量喝入后可引起急性肠胃炎,重则危害神经系统等。太湖和滇池等全国多处湖泊、河流都曾深受蓝藻暴发的污染之苦,加之各地发生蓝藻毒素中毒事件,因此更使人们谈藻色变,由此对蓝藻有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事实上,蓝藻是生物界的重要成员,可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而且能固氮。蓝藻暴发是环境污染的后果。高中教材将蓝藻作为原核生物的代表作了简单介绍,为了更全面了解蓝藻,本文补充拓展了蓝藻的知识。1...
  • 王丽芳(河北省张家口市孔家庄镇第一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的注解有: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能够水解成麦芽糖、葡萄糖。而在原来的旧教材中的表述为: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那么淀粉到底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能否分解出葡萄糖?淀粉是由许多浕-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它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直链淀粉是由许多α-D-葡萄糖单位以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结构,直链淀粉不分支,通常卷曲成旋状;支链淀粉是在直链淀粉基础上,又由α-1,6-糖苷键连接产生支链。淀粉酶是催化淀粉水解的酶的总称。淀粉酶的种类较多,主要有浕-淀粉酶、β-淀粉酶、淀粉-1,4-葡萄糖苷酶、异淀粉酶四种。浕-淀粉酶可以从淀粉分子内部作用于淀粉的浕-1,4-糖苷键。但不能作用于淀粉的浕-1,6-糖苷键以及靠近浕-1,6-糖苷键的浕-1,4-糖苷键。浕-淀粉酶作用的结果是产生麦芽糖、含有6个葡萄糖单位的寡糖和带有支链的寡糖。β-淀粉酶的作用方式是从淀粉分子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按双糖单位,逐步作用于α-1,4-糖苷键,生成麦芽糖。但它不能作用于淀粉分子中的α-1,6-糖苷键,也不能越过α-1,6-糖苷键去作用于α-1,4-糖苷键,即遇到α-1,6-糖苷键时,此酶的作用停止。故...
  • 汪志明(湖南省南县立达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在介绍进化论时都会提到,一种蛾子翅膀颜色的变化证明了自然选择理论之正确。教学中适当引入和挖掘科学史料,丰富和补充教学资源,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兴趣,熟悉和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而对科学研究充满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激情。这种蛾子是桦树的主要害虫,因此中文名叫桦尺蛾,英文则称之为“斑点蛾”,这是因为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见到的这种蛾,都是浅灰色的翅膀上散布着一些黑色斑点。1848年,昆虫学家首次在英国工业城市曼彻斯特附近采集到了黑色翅膀的桦尺蛾标本。之后,人们采集到了黑色翅膀的桦尺蛾标本。再之后,人们采集到的黑蛾标本越来越多,而且都集中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化地区。到1895年,曼彻斯特附近的黑蛾所占的比例激增到接近100%,而在非工业化地区,灰斑蛾仍然占绝对优势。(在这里,观察比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看来,桦尺蛾翅膀颜色变黑与工业化导致的空气污染有关(这是作出假设或推测),那么这种“工业黑化”又是怎么进化来的呢?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生物学家都相信拉马克主义:后天的环境因素会直接导致生物体产生可以遗传下去的变异。因此推测,桦尺蛾的黑化是在污染物的刺激下...
  • 科学技术与社会
  • 沈字微(河北省沧州市第二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学习和借鉴有关STS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了STS教育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有关的体会和做法。
  • 读者之窗
  • 郑清丽(湖北省武汉市第十四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8, 33(5): 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氮元素是生物维持结构与功能、进行生长与发育等所必需的元素。其有关知识在高中《生物》教材的多个章节中出现,如组成生物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作用、微生物的生长与代谢、生物与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等,这些知识均与生物圈的氮循环这个中心问题有关。现就有关问题提出以下几点认识:1微生物如何分解动植物遗体、尿素等含氮有机物在被微生物利用的含氮有机物中,较为重要的有蛋白质、尿素等,这些有机物经过分解都产生氨,即发生了氨化作用。1.1蛋白质的氨化动植物遗体中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大,不能直接进入微生物细胞,在细胞外被蛋白酶水解成小分子肽、氨基酸后才能透过细胞被微生物利用。该过程包括蛋白质的水解和氨基酸的转化。(1)蛋白质的水解其水解过程如下:蛋白质→胨→肽→氨基酸。该过程中,从蛋白质到肽由蛋白酶催化完成,肽到氨基酸由肽酶催化完成。(2)氨基酸的转化该过程与氮循环有关的主要是脱氨基作用。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微生物的脱氨基作用下产生氨即氨化作用。脱氨的方式有:氧化脱氨、还原脱氨、水解脱氨、减饱和脱氨。其中①氧化脱氨: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将氨基酸脱氨,不含氮的部分完全分解为CO2、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