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 ›› 2009, Vol. 34 ›› Issue (2): 26-.

• 教育教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强化六种意识,实现有效教学

    

  1.  
  • 出版日期:2009-02-08 发布日期:2017-06-30
  • 基金资助:
     

 

    

  1.  
  • Online:2009-02-08 Published:2017-06-30
  • Supported by:
     

摘要:  课程改革为生物学教学构建了新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这必然要求生物学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然而,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迫在眉睫:在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怎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感悟,谈谈点滴体会。1着眼课改,树立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学目标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得与失。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课堂教学存在着值得深思的问题,那就是有些教师不知道教学要围绕一定的目标,为了追求所谓的课堂“活跃”而补充一些与教学目标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课堂看似活跃,实则假像丛生,一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多少收获。具体地说,教师上课先要明确教什么的问题。课上教的内容,有“基本概念,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实验”等等。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教师要有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及每一节课的目标。必要时还需制定课时目标,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目标,只有实现了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和学期目标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全面、准确、明了。全面指的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准确性体现在不仅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还应...

关键词:  , 教学效果  意识培养  生物学教师  问题情景  发散思维  生物课  目标意识  逆向思维  生物学科  实验操作

Abstract:  

Key words: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