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

• 教育教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例析高中生物学备课应遵循的原则

  

  1. 广东省开平市开侨中学  529300
  • 出版日期:2018-01-08 发布日期:2018-01-15

  • Online:2018-01-08 Published:2018-01-15

摘要:

备课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本文以“生态系统结构”一节课为例,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高中生物学备课中应该遵循的原则。

正文:

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备课。如何在课堂上实施优质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从教材复制者真正转变为学习者和研究者,使整个备课过程变成一个学习、设计、研究,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1]。备课的科学原则其实就是教与学的理论和方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生态系统结构”一节课为例,谈谈在高中生物学备课中应明确和切实把握的基本原则。

1 教学目标决定性原则

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着定向、调控和评估的作用。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决定教什么、教到什么层次以及采取什么教学方法。例如,“生态系统结构”一节的教学目标是: 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通过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明确“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应自觉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深度、知识面的广度,要重点讲解和延伸生态系统的概念,食物链(网)各营养级的关系;上课采取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课堂教学模式选择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更能达到教学目标。

2 教材内容的规定性原则

教师所教的内容要以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为中心。在实际教学中,虽然允许对教材规定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和充实,吸收最新信息,但是一切调整和充实都要与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相适应,不能让社会流传的各类参考资料喧宾夺主,舍本逐末。

例如,从模块角度来分析,“生态系统结构”一节是学生在学习了个体、种群、群落这几个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稳态调节后进行学习的内容,是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更高层次的稳态调节的学习,本节是围绕着生态系统概念的实质展开的,是本章的统领,并为后面各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的教学要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章节决定了其在教材内容安排中的地位。在本节备课时,要时刻记住其内容的规定性,紧紧围绕这个规定性,来组织教学过程。

3 教学对象的可接受性原则

在备课中还必须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学生接受。在教学实践中虽然有些教师知识雄厚、学识渊博,却没有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

例如,本节课的备课时要分析学生学情: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高二的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系统的判别依据还不太清晰,所以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讲授这节知识,备课中就可以通过知识的横向迁移,延伸、拓展,这样处理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4 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原则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而实际的教学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备课中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充分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手段诸因素,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而相应的发展变化,不能盲目地照搬他人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本节课备课时,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比较、归纳与分析各种生态系统的共性,用系统论的观点诠释生态系统的结构,强调结构的成分和营养级(食物链、食物网)。如果选择采用讲解法,学生很容易将生态系统结构理解成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而忽略了重点内容——营养级(食物链、食物网)。

5 教学活动的教育性原则

在备课过程中要明确树立“教学活动必须具有教育性”的观点,才能自觉将思想教育因素渗透到教学中去,发挥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例如,要考虑到本节内容的现实教育意义,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在课堂最后,笔者和学生一起唱《地球生命力》这首歌,并且把部分歌词展示出来:“酸雨降落,是自然环境抗议的结果,街头月光混浊,人在雾霾里穿梭,飞尘掠过,又有谁希望城市成沙漠,亲爱的请听我说,人类就一个地球,它若是坠落,我们能迁往哪个星球,这家园只此一个,请好好保护地球,别到最后才懂得去挽救,亲爱的请听我说,人类就一个地球。”经过这样处理,不但让学生从知识上认识到自己是生态系统的成员,还要求大家一起去保护环境,爱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地球。

6 备课的反复性原则

备课的反复性是指对备课的构思或教案,都要作反复的推敲,通过构思内化的操作过程,即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导入、教学方法的运用、重难点的突破、实验的演示、语言的表达以及板书、教学媒体的应用等,做深入细致的思考与安排,并对教案作必要的调整、补充和完善,从而达到深化备课、形成成熟教案的目的。坚持备课的反复性,通过不断的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扬长避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对增强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备课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本节课备课时,经反复推敲、斟酌学生的学法,最后确定采用讨论法、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积极引导组织学生探讨问题,协助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使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内容变得形象且容易理解。在教学素材准备时,也要经过反复琢磨,总结以前教学的得失,在已准备了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还安排学生在课前制作生态瓶,来分析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通过这样反复的实践、总结、改进,备课的水平和教学效果有很大提高。

此外还应该考虑备课的发展性,针对知识的发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学生的发展变化实际,即使是已经成熟的教案,也应该不断修改、充实和完善,不重复使用同一教案;还应考虑备课的衔接性,既要考虑知识的应用,又要为学习新知识铺路。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引. 2013. 新课程观下的新型备课理念与方式. 现代教育科学( 中学教师) ,( 1) : 57?57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备课, 原则, 生态系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