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5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4-27
  

  • 全选
    |
    生物科学综述
  • 魏楚意 黄少旭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是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深海智能网箱已成为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本文从深海智能网箱的概述、技术特点、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中学师生全面了解深海智能网箱及其应用提供参考。
  • 教育教学研究
  • 景 达 李秋石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NP模式(science negotiation pedagogy)是美国学者提出的一种整合建模和论证过程的渗透式教学模式。将SNP模式应用于初中生物学教学,并以“听觉”一节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探索,以促进学生科学概念、建模与论证能力的同步落实,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 生物科学综述
  • 黄 婧 胡雪峰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9-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龟鳖动物以长寿著称,作为研究长寿机制的模式动物,在人类健康医学研究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从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分子机制三方面论述龟类长寿的原因,以期帮助中学教师了解个体衰老与长寿的生物学机制,为高中生物学中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等相关内容的教学提供参考。
  • 教育教学研究
  • 程志奇 李 鸿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12-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科学教学中碎片化、应试性做题、解题的现状思考,以核心概念“6.1  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单元为例,探讨从结构、目标、实施、评价等四个维度开展单元教学,助力学生由浅入深整合旧知,推进学习能力从知识理解转向迁移运用、再到问题解决的“质变”过程,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
  • 赵怡姗 沈桂弟 周 豪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16-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构建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一般模式的基础上,以沪科版高中生物学教材选择性必修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一课为例,介绍该模式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应用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冉锦秀 黄 浩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19-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术情境课堂是指以真实科学研究情境为切入点,按照科学探究历程呈现信息资料,设计问题线索,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课堂模式。学科前沿素材不仅是教科书的良好补充,也是构建学术情境课堂的重要元素。本文提出了在学术情境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从教材、试题和科研热点等引入素材,灵活运用科技文献提出相关问题,将知识、能力和素养进行有机结合,构筑起一个情境学习的大场域,从而实现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 魏成湘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22-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详细阐述了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的构建路径,并以“人类遗传病”一节为例,通过整合教学内容,选择先天小睑裂综合征患者家庭这一真实情境,依据课标要求确定项目式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和活动,再通过设计项目式学习评价方案,从而进一步促进教和学的改进。
  • 教具
  • 杨景国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26-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教材中的“血糖平衡的主要调节过程示意图”进行改进和创新,深度开展模型构建活动,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变散乱为整体,全面系统模拟了血糖动态调节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深度理解核心概念本质,把握血糖调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 教学设计案例
  • 尹丽媛 郭 莉 冀 静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29-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拼图法进行“遗传与进化”模块中“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一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通过将学习材料分配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学生在自主学习、分组讨论、知识分享和小组竞赛等环节中,逐步解决科学问题,培养学生基于证据和逻辑清晰地论证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 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专栏
  • 吴金萍 闫白洋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32-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学生的真问题为驱动,以“人类等胎盘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为探究主题,以“性反转”现象为载体,结合医学与生物学在基因层面的相关资料,运用人工智能开展生成式探究学习的课堂实践,探索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深度参与社会议题的教学新形态。
  • 教学设计案例
  • 赵明明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36-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节中,利用生活中容易获取且安全的材料,建构了反射弧的物理模型,通过建构、改进、应用反射弧模型,化抽象为具体,在做中学,突破“反射弧的结构及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这一教学难点,提升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最后回扣情境,联系生活,落实态度责任。
  • 徐晓兰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39-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蒸腾作用”为例,将剧本游戏融入到生物学教学当中,将整节课设计成一个植物水分消失案,案件包含三个环环相扣的游戏关卡,学生在解决这些关卡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蒸腾作用有关知识,并发展核心素养。
  • 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专栏
  • 许祥忠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42-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探究鸟类适应飞行特征”一节的学习为例,探讨了如何将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以赋能初中生物学跨学科教学。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建模技术形成互动性实验和个性化学习路径,结合虚拟现实的多元动态场景模拟,整合跨学科知识,促进了初中生物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 袁 婷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44-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型教学方案,旨在解决当前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痛点和难点。方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学生完成图像识别与数据分析,使其专注于实验设计与科学探究,进而培养跨学科的问题解决能力。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具备推广潜力。
  • 实验教学
  • 徐田敏 石晓宇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49-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瑞典系列教材《高中生物学:实践与探索1、 2》电子资源中的典型实验,发现其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主动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互动参与、数据可视化,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教学中融入伦理和责任感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曹 菁 徐敏娜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51-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嘉定区本地乡土资源——南翔水生态公园为依托,组织学生实地采集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深入观察与分析,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方法探究“池塘水中除了肉眼可见的生物之外,是否也存在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实验活动从“分区观察,培养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数字化加持,将观察结果可视化”“图鉴资料辅助,认识池塘生物的多样性”和“水样采集与处理,提高实验观察效果”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敢于挑战的精神。
  • 考试与评价
  • 张凌霞 张 锋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54-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遗传信息的传递”单元为例,阐述单元作业设计与实践路径包括:以概念进阶为线索,通过制订素养指向的单元作业目标,实现单元作业的大取向;基于真实性的大情境及多重情境编制,形成课前、课中和课后作业链,实现单元作业的大设计;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通过融入以学习化评估为主导的学本评估,实现单元作业的大评价。旨在学生深刻理解与运用生物学概念性知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
  • 仲桂兰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57-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一道涉及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主干知识原创试题的命制为例,从试题命制依据与流程、情境的创设、问题设计等方面阐述如何利用科技文献命制指向核心素养的原创试题,并对试题进行实测与分析。
  • 徐宏伟 沈 垚 冯国庆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60-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高考评价体系,以科研工作者进行甜菜遗传改造研究工作为情境,命制基因工程相关试题。以此题为例,从考查载体、考查要求和考查内容三方面阐述高中生物学原创试题的命制思路。经过学生实测,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都比较适中。
  • 刘雨田 朱方舟 王俊民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63-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实践是新加坡科学素养的三大构件之一,现已融入O-level生物学考试,成为其重点测评对象。通过分析新加坡O-level生物学考试对科学实践的概念界定和能力测评,发现其概念内涵既深受美国科学教育的影响,也体现新加坡重视培养科学思维的底层逻辑、主张科学教育“为生活和社会服务”等本国特色。其科学实践能力测评同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测评相结合,强调立足实证和情境进行考查,注重考查实验技能和调查过程,测评题型丰富、方式灵活,对我国生物学学科情境下培养和测评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具有重要启示。
  • 张 潇 薛 松 崔 鸿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66-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布卢姆认知过程维度对科学思维及相应的学业质量水平进行解读,并以202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5题和第31题为例,进行科学思维的考查分析。分析发现,试题考查了“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能区分处于不同科学思维水平的学生,同时注重“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的考查,分层次、多维度地考查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基于此,针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提出建议,以促进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探究与跨学科实践
  • 沈科娜 高海艳 薛 纯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69-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缓解城市学生“自然缺失症”的情况,设计了适用于中学生的自然体验类课程。本课程共开发了3个阶段10个活动,并进行了实施。旨在让学生走出校园,增加自然的体验,感受生命的活力。
  • 宋玉红 岳 岚 胡兴昌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71-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跨学科教育已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生物学教学中实施跨学科实践,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本文以“冬暖式大棚”模型设计为例,运用生物学、化学、物理、地理、数学等学科的知识,结合新型生物技术,设计“冬暖式大棚”模型,探究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 教学参考
  • 王淑佳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75-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台湾地区高中生物学教材共4种版本,它们封面的呈现连贯统一,融合了丰富教学资源和地域特色。分析这些教材封面图像的选择、生物学知识、学科特色和生物学主题的呈现,旨在为大陆地区教材的编写与教学,提供参考与启发。
  • 马文奎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77-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组成,是科学思维必备的思维品质之一。在美国主流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章末评价中,针对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教材设计了不同认知技能类型的评价习题类型。通过对这些类型中的典型习题的分析,为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提供参考。
  • 邱洪枞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79-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工程教育的教育目的在其他学科的标准中进行体现,称之为“映射”。本文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映射”情况进行解读,对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涉及的工程教育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工程教育提出教学建议。
  • 余 骥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82-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来揭示动物的演化历程是现代动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进化与适应观的视角梳理了动物类群在系统发育中的六次演化突破,以期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
  • 张小春 吴久宏 冯 骞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86-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2011年江苏高考题考查过PCR第3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等长的DNA片段后,关于等长DNA片段的考查总是伴随着争论与疑惑,本文对此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 张年逢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89-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高中生物学课程,阐述了演绎、归纳、类比、溯因与假设推理思维的五种常见类型,基于实例来说明高中生物学中常见的推理思维种类,并给出了教学策略建议。
  • 覃癸淼 刘燕华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91-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这一节中,主要涉及“细胞衰老”“细胞死亡”两个概念,本文比较了我国六个版本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关于这两个概念的描述差异,通过不同教材对二者概念界定的比较,希望能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 吴 昊 刘 莹 潘丽丽 李宗芸
    生物学教学. 2025, 50(4): 94-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十本与中小学生物学教学研究相关的国际期刊,利用文献计量制图工具CiteSpace和VOSviewer对2004—2023这20年中小学生物学教学研究的1268篇有效文献进行热点和前沿演变的分析、综合和可视化。研究结果发现:中小学生物学教育研究目前处于快速发展趋势,生物学教育研究的热点从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转向利用科学论证等科学实践以探索生物学科学本质和培养生物学素养;欧美国家在该领域中的影响力较大;我国的研究者与其他国家的研究者之间有合作关系,但研究结果的数量和质量仍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