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

• 教育教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援引科学史探究DNA复制方式的POE教学策略分析#br#

  

  1. 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225003
  • 出版日期:2018-01-08 发布日期:2018-01-15

  • Online:2018-01-08 Published:2018-01-15

摘要:

本文尝试引用有关科学史来引导学生通过预测→观察→解释探索DNA的复制方式,进而实现科学概念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构建科学探究的基本范式。

正文:

POE教学策略是由探查学生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演化而来的,建立在“观察渗透理论”的哲学观念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新型演示策略。POE教学策略共包括3个教学环节: 预测(predict)→观察(observe)→解释(explain)。这些环节就是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是经典的科学研究范式,旨在探查和转变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并形成科学概念。

DNA复制方式是苏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第4章第2节“DNA的复制(replication)”中的核心内容,一直是遗传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等知识,是学习生物变异内容的基础。笔者尝试依托有关科学史实验,通过预测→观察→解释的环节,帮助学生深入理解DNA复制方式的本质。

1 第1环节:预测

预测环节是POE教学策略的起始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背景材料,结合教师提出的问题,对事件、情境或实验等作出预测,并说明理由,使学生暴露出前科学概念,促使学生自我反思。教师通常展示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预测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但对于无法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如一些科学史方面的实验),教师可以展示科学家的实验背景和实验处理,然后让学生预测其结果。

学生在学习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DNA的遗传特性如何传递给后代。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段含有10对碱基的DNA片段,将其类比成教师手上的一份试卷,教师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串: ①如何操作才能使同学们的手上都有一份同样的试卷呢?学生们很容易就可以想到复印,亲代生物体也正是通过DNA复制的方式将遗传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后代。②那么复印需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出DNA复制的条件: 教师试卷——模板、A4纸——原料、电源——能量、复印机——有关酶。③为了避免出现缺页、模糊、倒置等现象,要怎样复印才能得到同样清晰准确的试卷呢?以黑板上的一段含有10对碱基的DNA片段为例展开分析。

教师呈现背景资料1: ①每个DNA上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一个亲代DNA分子复制产生的两个子代DNA的遗传信息必须完全相同。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DNA分子的结构基础,这个原则在DNA复制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请学生预测DNA分子可能的复制方式: 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弥散复制(图1)。大部分学生由于预习了教材内容,只绘制了半保留复制过程及结果: 母链DNA分开,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形成两条子链DNA,母链和子链不再分开,直接成为子代DNA分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全保留复制的猜想: 母链DNA分开,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形成两条子链DNA,随后两条母链重新结合恢复原状,新合成的两条子链也彼此结合,形成一条新的双链DNA分子。

图1 DNA复制方式预测示意图

猜想只是理论上的预测,想要得到科学的DNA复制方式,就必须要用实验来验证猜想。为了准确观察DNA分子的复制情况,科学家们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放射自显影(autoradiograph)技术。

教师呈现背景资料2: 1958年,美国科学家米西尔森(M.Meselson)和斯塔尔(F.Stahl)设计了很巧妙的实验: 将大肠杆菌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12代,获得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再将其转移到普通培养基(含14N的氮源)中培养,经过一代培养后得到的子一代DNA两条链分别含有哪种N元素标记?将子一代DNA进行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由于15N-DNA的密度比普通14N-DNA的密度大,所以15N-DNA分布在氯化铯溶液的最下端,即重带;14N-15N杂合DNA分布在中间,即混合带;14N-DNA分布在最上端,即轻带),其结果如何分布?若将每个子一代DNA通过加热得到两条单链,再进行离心,其结果又会如何分布?教师引导学习小组讨论、预测不同复制方式情况下的实验结果,并描绘子一代DNA在氯化铯溶液中的位置。

由于这类实验所研究的复制中的DNA在提取过程中已被断裂成许多片段,得到的信息只涉及DNA复制前和复制后的状态,无法观察到完整的DNA复制过程。

教师呈现背景资料3: 1963年Cairns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将3H-脱氧胸苷标记大肠杆菌DNA,然后用溶菌酶消化掉细胞壁,释放出完整DNA,铺在一张透析膜上,在暗处用感光乳胶覆盖于干燥的表面上几星期。期间3H由于放射性衰变而放出β粒子,使乳胶曝光生成银粒。显影后银粒黑点轨迹勾画出DNA分子的形状,黑点数目代表了3H在DNA分子中的密度。把显影后的片子放在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大肠杆菌DNA的全貌。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黑点绘制大肠杆菌DNA复制时的放射自显影示意图。

2 第2环节:观察

观察环节是学生暴露出前科学概念后,要对相关现象进行实际观察,并记录实际发生的情况,该环节通常由学生实验操作或教师演示实验,由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观察结果与预测结果产生矛盾,即产生认知冲突,这是学生概念转变的刺激所在。

其实早在1953年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Crick)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就推测: 在复制过程中首先碱基间氢键需破裂并使双链解旋和分开,然后每条链可作为模板在其上合成新的互补链,结果由一条链可以形成互补的两条链。这样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每个DNA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即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但这只是他们的猜想,正如同学们的猜想一样,还需要实验验证。

教师播放视频: 该视频比较简单、通俗,观看后,学生很容易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归纳出DNA复制的基本步骤,以及DNA复制所需的条件。由学生自己构建新知,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1958年美国科学家米西尔森和斯塔尔的实验结果是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的所有子一代DNA的两条链一半含15N,另一半含14N,即14N-15N杂合DNA,将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后均分布在中间的混合带。若将每个子一代DNA通过加热得到两条单链,再进行离心,其放射性一半分布在轻带(14N-DNA),另一半分布在重带(15N-DNA)。这也证明了在DNA复制时原来的DNA分子可被分成两个亚单位,分别构成子代分子的一半,这些亚单位经过许多代复制仍然保持着完整性。

1963年Cairns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到大肠杆菌DNA的全貌,并绘制大肠杆菌DNA复制时的放射自显影示意图(图2),阐明了大肠杆菌DNA是一个环状分子,并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3H胸苷渗入大肠杆菌DNA复制两代,非复制部分(C)银粒密度较低,由一股放射性链和一股非放射性链组成;双链(B)中仅一股链是标记的;双链(A)的两股链都是标记的。

图2 复制中的大肠杆菌DNA放射自显影示意图

3 第3环节:解释

解释环节是学生对比预测结果和观察结果,判断自己的看法,适当调整前科学概念,形成观察后的解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这种解释进行小组分析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的方式给予恰当的引导。最后,师生共同形成讨论后的科学解释,最终整合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1]。

针对1958年米西尔森和斯塔尔的实验,师生共同讨论后绘制15N-DNA在14N的氮源中复制一代的过程图和离心后在氯化铯溶液中的分布图,并解释子一代DNA加热后离心分布位置的原因,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复制两代、多代后的DNA标记情况,形成有关标记通式,进而得出离心后在氯化铯溶液中的分布图和后代DNA加热后离心的分布图。同时利用DNA半保留复制机制分析1963年Cairns的实验结果: 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DNA在3H脱氧胸苷中复制两代,其后代DNA中有一半的DNA的两条链都有放射性标记,另一半DNA的两条链中各有一条链有放射性标记。

教师适当拓展: 半保留复制是双链DNA普遍的复制机制,即使是单链DNA在复制时通常也要先形成双链形式。半保留复制机制说明了DNA代谢的相对稳定性,但实际过程很复杂,需要多种细胞组分参与,受到细胞中多种条件控制,同时DNA复制还需要保持高度忠实性来保持遗传的稳定性。

(基金项目:2016年江苏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苏派教育在培养中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探究与实践”,No.D/2016/02/41)

主要参考文献

王 健.2015.基于概念转变理论的POE教学设计.生物学通报,50(4): 23~27


关键词: 科学史, DNA复制, POE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