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文胜. 基于五育融合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学设计[J]. 生物学教学, 2022, 47(9): 47-50. |
[2] |
郭晓平 马 月 张振华 刘 燕 于赐刚. 唐诗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J]. 生物学教学, 2022, 47(8): 5-8. |
[3] |
潘 楠.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跨学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生物学教学, 2021, 46(12): 18-20. |
[4] |
刘晓飞 南素芬. 利用列表分析法提升“生物多样性”的教学有效性[J]. 生物学教学, 2020, 45(6): 77-79. |
[5] |
林 雯.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生物多样性”一节的教学设计[J]. 生物学教学, 2019, 44(6): 37-38. |
[6] |
李明玉 李红菊 刘恩山, . 前科学概念诊断技术研究概述[J]. 生物学教学, 2019, 44(10): 18-20. |
[7] |
张青田 马寅晖 徐 鑫 胡桂坤 . 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教学案例探讨[J]. 生物学教学, 2018, 43(6): 77-79. |
[8] |
陈玉华 . 基于乡土特色资源的“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学设计与反思[J]. 生物学教学, 2018, 43(12): 26-27. |
[9] |
邹支龙. 生物多样性的分型例析及保护[J]. 生物学教学, 2017, 42(9): 64-66. |
[10] |
郑梅蓉. #br#
笋壳青贮饲料的可行性实验探究[J]. 生物学教学, 2017, 42(8): 63-64. |
[11] |
谢雯菁, 姚国虎, 方瑾. 例析生物学教学中开发利用生成性课程资源的策略[J]. 生物学教学, 2017, 42(1): 13-14. |
[12] |
张青田, 胡桂坤. 生物多样性指数及其应用中的问题[J]. 生物学教学, 2016, 41(7): 59-60. |
[13] |
岑卫醒. 在生物学教学中引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J]. 生物学教学, 2016, 41(3): 68-68. |
[14] |
张婷婷, 颜忠诚.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生物学和社会效应[J]. 生物学教学, 2016, 41(2): 2-4. |
[15] |
冯玮, 石海英, 徐伟. 宏基因组技术及其在海洋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J]. 生物学教学, 2015, 40(5):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