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干扰素是病毒侵入细胞后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传统的干扰素生产方法是从人血液中的白细胞内提取。它首先由核糖体合成,转运到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糖基化形成,也就是说合成糖蛋白需要三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糖蛋白的合成是在真核生物细胞中合成的[1]。人教版生物学教材有如下一段文字:“1980~1982年,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及酵母菌细胞内获得了干扰素,从1 kg细菌培养物中可以得到20~40 mg干扰素。”很多教师对这段文字存在一些困惑:干扰素是糖蛋白,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菌体内只有核糖体,没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那怎能生产糖蛋白———干扰素呢?其实,干扰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天然干扰素,Isaaes和Linbenmann于1957年在哺乳动物的细胞上清液中首次发现的;另一种是重组干扰素,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研究表明,以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为手段,用大肠杆菌生产出来的干扰素是没有糖链的,化学本质虽不是糖蛋白,但同样能够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增强T、B淋巴细胞的功能,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也是干扰素[2,3]。既然没有糖链的干扰素也能发挥作用,那哺乳动物细胞为何要给干扰素加上糖链...
Abstract
Key words
{{custom_keyword}} /
肖安庆, 刘雄兵(江西省龙南中学). , {{custom_author.name_cn}}等.
大肠杆菌能生产糖蛋白吗[J]. 生物学教学, 2009, 34(9): 62
[J]. Biology Teaching, 2009, 34(9): 62
中图分类号:
{{custom_clc.code}}
({{custom_clc.text}})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
参考文献
{{custom_fnGroup.title_cn}}
脚注
{{custom_fn.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