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规实验中发展创新思维

陈建筠(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

生物学教学 ›› 2008, Vol. 33 ›› Issue (8) : 42.

PDF(348 KB)
PDF(348 KB)
生物学教学 ›› 2008, Vol. 33 ›› Issue (8) : 42.
实验教学

在常规实验中发展创新思维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高中生物学新教材的实验中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方法和原理,是进行实验设计与科学探究的范例。在教学中利用好这些素材,深入挖掘其中的探究成分,将有助于学生在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同时,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形成科学素养、发展创新思维。如何做到这一点,下面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与做法。1做好实验中的“讨论”实验操作使学生获得对实验过程最直接的感受,是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如果实验结束后没有理论上的总结、提升,就不能充分发挥实验课的功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实验中的“讨论”对于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十分必要的。“讨论”的关键是教师的问题导学。问题的提出必须层次分明,有针对性。同时,要给学生充分发表己见的机会。围绕“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的一些讨论题:①你的预期结果是什么?根据是什么?②你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一致吗?如果不是,请分析原因。③由本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④若要探索“酶催化作用的最适宜温度”,应怎样修改实验方案?⑤在现方案中,能否改动操作顺序,将步骤3、4(即用不同温度处理与将酶溶液注入淀粉溶液)的顺序对调?为什么?⑥如果每个实验小组只给三支试管(旧教材中是这样设计的...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陈建筠(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 在常规实验中发展创新思维[J]. 生物学教学, 2008, 33(8): 42

PDF(348 KB)

8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