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相关生物学问题简介

王士朝(河南省镇平第一高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 2008, Vol. 33 ›› Issue (6) : 61.

PDF(120 KB)
PDF(120 KB)
生物学教学 ›› 2008, Vol. 33 ›› Issue (6) : 61.
教学参考

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相关生物学问题简介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美国《时代》杂志评出了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生物学问题独占其七。美国及日本科学家在干细胞研究方面获得的突破位居榜首,而2007年6月内蒙古确认发现当今世界上最大似鸟恐龙化石位列第7位。1干细胞研究获得突破(排序1)《细胞》及《科学》在2007年11月20日同时刊出来自美国及日本两个研究团队的报告,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这项发现一方面解决了利用胚胎进行干细胞研究的道德争议,另一方面也使得干细胞研究的来源更不受限制。分属京都大学及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两个团队虽然独立研究,但使用的方法几乎完全相同,更巧合的是竟然同时分别被两本期刊审核通过,证明基因直接重组技术的确有效。他们所使用的方式都是利用病毒将四个基因送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产生变化,最后成为带有胚胎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称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cells,简称iPCs),它们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ES)的功能。尽管新的发现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不过这种技术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用于携带4种基因的滤过性逆转录病毒载体会导致由iPC细胞发育成的组织中出现肿瘤。因此,研究人...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王士朝(河南省镇平第一高级中学, . 2007年十大科学发现相关生物学问题简介[J]. 生物学教学, 2008, 33(6): 61

PDF(120 KB)

24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