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4年, 第2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4-04-08
  

  • 全选
    |
    生物科学综述
  • 张小冰(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生物学系)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植物通过代谢耗能、提高热耗散能力、进行状态转换和光系统Ⅱ失活与修复等四方面,阐述了植物避免强光伤害的机制。
  • 戎茜(山东省济宁师范专科学校生物学系)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RNA和DNA一样,都是由糖和碱基排列起来的遗传信息载体,但过去一般认为,RNA不过是DNA的配角。自20世纪80年代由Thomas Cech发现某些RNA具催化活性称为核酶后,RNA研究飞速发展,有关RNA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 1 RNA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长期以来人们努力寻找催化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关键酶。过去认为酶就是蛋白质。直至2000年,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核糖体大、小亚基的晶体,发现在肽键形成处2纳米的范围中完全没有蛋白质的电子云存在,说明蛋白质合成只与RNA有关,不需要蛋白质参与,RNA自身就能身兼两职,即编码蛋白质和控制蛋白质合成,核糖体实质是一种核酶。这被美国《科学》周刊评为2000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的第二名。
  • 崔兴国(河北省衡水师范专科学校生物学系)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从胚胎发育到各器官的形成、成熟与衰亡都伴随着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本文对细胞程序性死亡在植物发育、分化、形态建成、抗逆防病等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作一综述。
  • 现代教育论坛
  • 余自强(浙江省温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模型和模型方法在生物学教育中有重要作用。在生物学课程中,模型提供观念和印象,进而形成表象,并可以此为基础,构成思维的操作。因此,可以运用模型进行探究。此外,还可运用模型方法来探究解决生物学问题。
  • 教育教学研究
  • 陈成忠(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教材是沟通已知与未知的一座桥梁,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获得过程与方法、进行情感交流与价值培养的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参考和媒介。教师在教材面前不是被动的执行者,而是研究者、开发者,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研究教学创新,而且要培养自己挖掘、调整教材的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 把握教学要求,用活教材 教师钻研教材,不仅要弄懂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教材编写者意图,而且要通过教材的字里行间,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切实把握教学要求,全面完成教学任务。 1.1 以知识教学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
  • 蔡方平(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学教学的立足点在哪里?从哪里找到高效的教学模式?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教学最佳的方法?什么样的思路才是教学的最佳思路?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思考审视现在的生物学教学,从教学内容教材高考的要求、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要求出发,本文提出“中学生物学图示教学”并进行研究和探索。 1 生物学教学内容本身要求“图示”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进化、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规律的科学。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实验,观察结果、实验结果及其结论的最直接的、最直观的记录(或记载或表述)、交流就是:图形、图表、图解、坐标、表达式、流程图
  • 王荐(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本质上讲,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大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基于上述考虑,生物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 1 立足课堂,将课堂教学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索过程 由于课时的限制,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不可能将生物学问题作为唯一研究对象,因此,我们应立足于生物学科的课程教学,反映课堂教学转变成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主要教学途径,也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有人认为研究性学习就是课题研究、就是搞课外活动,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其实任何课堂教学都带有研究的成分,教师应转变观念,深入钻研教材,匠心独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学生一
  • 时光,王海臣(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100038);北京市玉渊潭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科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频繁地以科学史为背景进行高考命题的导向作用,更加强了科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就科学史对学生具有的教育意义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希望对此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 1 增加学习生物科学的趣味性 在课始,若引用某些科学家的轶事作为引言,能有效地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神经调节“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讲述德国生理学家Loewi发现的“神经系统通过产生化学物质作为信号,指挥并控制着心脏肌肉的收缩“这一科学史实作为
  • 涂军(江西省吉安市第六职业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遵循思维规律,挖掘学生潜力,学习、借鉴、探索出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自主结论”为主体,以教师“科学引导”为主线的“三自一导”教学法,力求实现主体性教育思想,已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1 问题引导,质疑激趣 教师在对教材内容作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以若干个具体问题的形式给出,要求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回答这些问题,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在提出问题时要做到“精”和“巧”:“精”是指所提问题应概括性强,突出重点,能反映教材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巧”是指教
  • 陈卫东(江苏省通州市刘桥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作出的战略性规划。融入新课标理念的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生物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以下是笔者探索出的几种设计策略。 1 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一般程序是: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生物学知识的“再发现”,因此,探究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
  • 陈德志(四川省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校本培训是生物学教师提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生物学教师校本培训以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情意为主要内容。生物学教师的校本培训要选择个别指导、现场诊断、案例教学、对话研讨、课题研究、自修反思等方式。
  • 朱琦(广东省珠海市第七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走出误区,从本质上理解“说课”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的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 1.1 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与教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 而说课虽也包括教案中的精要部分(说课稿的编写多以教案为蓝本,作为参考的第一手资料),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
  • 赵千里(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家海(湖北省枝江市安福寺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于2001年6月面世,并陆续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试用。全面对照新旧教科书,我们感到新教科书无论是在相关学科知识渗透,还是在图片资料解读、生物学科本身前后知识融合及无明确结论探究实验的引导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的要求。要切实使用好新教材,除了教法上的改革外,还必须完善配套相应教学资源。 1 配套的教学设施是成功使用新教材的前提和基础 在旧教材教法中,教学媒体往往只充当了一种可有可无的辅助工具,在新教材教法中,教学媒体不仅是辅助工具,更是不可缺少的,没有配套的教学设施新教材推广使用就寸步难行。 1.1 教学图片配套 使用大量的图片资料是新教材编制的一大特点,每幅图片都包含大量的生物学知识
  • 唐晓明(江苏省无锡南洋国际学校高中部)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学生进入思维波谷区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践,初步探讨了运用注意规律使学生跃过思维波谷区的方法。
  • 黄英颖(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课堂教学机智,是指教师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境创造性地实施教学的机敏性和应变力。在生物学教学中,具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机智显得尤为重要。 1 课堂教学机智的特点 课堂教学机智,要求教师创造性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情况及时、巧妙、灵活地予以处理,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 诱导性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也是课堂教学机智的本质特点。启发诱导,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依据学生思维的发展趋势,调动已知去认识未知,运用已能去解决未能。教学时,教师的机智往往表现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
  • 张士亮(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行高中《生物》(试验修订本)的必修本和选修本各具不同特点:必修本重在向学生阐明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选修本侧重于在此基础上讲述生命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涉及当前世人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内容是以专题形式出现,各章节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缺乏系统性。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联系;选修本是在必修本的基础上对必修本知识的补充、深化和拓展。可以利用两书在内容上的这种互补性,根据教学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地组织对选修本基础知识的教学。
  • 信息技术
  • 周晓虹(江苏省通州市金沙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课件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所以课件得到大量普及与应用的同时,在一些细节方面,还存在着误区。笔者就自己多年使用的体会,以及对诸多公开课、评优课上所使用课件的综合分析,以为课件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 开头要精彩 导课这一任务可以很好的发扬多媒体技术的长处,把学生生活中已知的东西展示在屏幕上,快速激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引导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笔者曾制作了两个极为简便的动画,能够吸引学生。将屏幕分为两半,一半是一粒种在旷野土壤中的大豆,水、肥、阳光一应俱
  • 张玉(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六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技术应用于生物学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提供图、文、声、像等多元化的教育情境,以及协作学习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自主发现、主动探索生物科学的兴趣和愿望的重要途径。
  • 王亚林(河北省永城市商丘教育学院476600)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画板”软件是专门用于编写生物学教学文档、电子备课、试题编辑、课件制作及生物学多媒体课堂教学的通用工具。该工具软件运行于WORD平台,包括相当数量的图形、符号,以及对这些图形进行处理的一套工具,使用十分方便,特别适合于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不多的广大生物学科教师。
  • 课堂教学
  • 赵慧琴(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 教材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植物的激素调节”是本章的重点之一。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向性运动,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植物的向性的内容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内容有关。生长素和其他植物激素的内容,与植物的个体发育和细胞分裂等内容有关。植物激素合成的内容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有关。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植物的向性运动(A:知道);生长素的发现(A:知道);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C:理解);其他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合成和主要生理作用(A:知道)。
  • 读者之窗
  • 张丽霞(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有关生物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课后题: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 ) A、单倍体 B、多倍体 C、杂合子 D、纯合子。 根据教学参考书,答案是D、纯合子。是否一定是纯合子呢?分析如下: (1)如果单倍体植株是二倍体的单倍体,则基因型为ab、Ab、aB、AB,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为aabb、AAbb、aaBB、AABB,得到的全是二倍体,均为纯合子,但都不属于多倍体(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
  • 考试与命题
  • 黄贵平(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坐标曲线题中,不同曲线代表着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而相互有一定联系的曲线往往围成一个公共的平面区域,常用阴影表示。这类题较抽象,解题能力要求高,属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时要从联系、对比的角度来分析,并用综合理科的方法来求解。现举两例。 例1下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呼吸量、于物质量(有机物积累量)和光合作用实际量的关系(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面积的数量,此值越大,表示植物叶片交错程度越大)。图中光合作用实际量、干物质产量及呼吸量的单位是g/(m~2·h)请据图回答:

  • 教学参考
  • 王东(河北省张家口教育学院张北分校)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中《生物》课本中,在讲到“生命物质——蛋白质和核酸”时,提到高分子这一名词;当讲到“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时,提到大分子、小分子这样的名词。对于某一分子,如何知道它属于高分子还是低分子?大分子还是小分子?由于课本上没有做进一步解释,致使这些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现对此及相关概念做一解释。 高分子与低分子的最根本区别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高分子,是指以共价键结合而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化合物。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在10~4~10~6之间,习惯上将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的分子,称为高分子。而普通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不超过3000,通常称它们为低分子化合物。比如,血红蛋
  • 科技活动
  • 戚鹏程,陈学林(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化石是指那些在岩层中保存下来的各地质时期的植物遗体或遗迹。在课外科技活动中,带领学生去寻找、采集植物化石,让他们亲手将植物化石从岩层中挖掘出来,能增进他们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观察植物化石标本,对教授生物进化的知识颇有助益。下面就植物化石的形成、类别和采集几方面做一介绍。 1 植物化石的形成 1.1 植物化石与沉积岩 地壳上所有岩石可划分为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植物化石通常存在于沉积岩中。常见的沉积岩有石灰岩、石英砂岩、砂岩等;粘土、瓷土及鹅卵石等没有固结成岩,也可视作沉积岩。 1.2 植物化石的形成 死去的植物被风和地表径流搬运到河流、湖泊和海滨地带去。在那里,这些植物遗体下沉到底部并被泥沙等沉积物所掩盖,有的就能被
  • 实验教学
  • 陈卫良(浙江省绍兴市高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学实验一直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在当前以重视能力和素质考查为立意的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愈加重视,新颖的高考实验题层出不穷。从近几年高考实验题题型变化来看,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景,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成为命题趋向,其中设计型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实验原理和会分析实验结果,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灵活运用实验知识的能力,是否具有在不同情景下迁移的能力。 1 实验设计的原则 1.1 可行性 实验材料、药品和器材可以较方便的获得;实验步骤具体,不是凭空想象;实验现象如颜色的
  • 科技活动
  • 冯小勇,缪月萍(江苏省东台中学  (224200))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关于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在高中生物学选修教材中已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转基因技术在医药卫生、农业、林业生产上已开始使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也有所涉及。怎样在学生现有知识准备的基础之上,把书本知识与现实生产、生活进行沟通,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水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所判断、选择、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是每位高中教师追求的职业目标。作者策划实践了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制定研究方案 本次研究性学习以辩论的形式进行,将班级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两大组,双方在辩论时要推出5名辩手,由两派的辩手组织各自的组员开展学习活动。但
  • 考试与命题
  • 任守运(江苏省东海高级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卷分第Ⅰ(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细胞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一致的 B.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具有多种功能 D.性激素、维生素、纤维素都属于脂类 2.下列有关实验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性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
  • 教学参考
  • 靳晓阳(陕西省汉中市第三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2月,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在京沪穗等城市抽取73个常见的食品样品,发送至欧洲基因时代公司检测,正式检测报告显示,有13个样品均含有转基因成分。同年7月,北京市农业局从商场和超市抽取的22个样品中,有14个品牌的农产品和食品,全部为转基因产品。有人形容说,没吃过黄豆及其副产品的人是没吃过转基因食品的人,但这样的人如今有几个呢? 1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上,使原物种出现新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由于转基因生物可针对某一或某些特征,以突变、植入异源基因或改变基因表现等生物技术方式,进行遗传因子的修钸,使动、植物或微生物具备或
  • 马娟(河北省丰宁县实验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遗传病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贻害子孙后代,增加社会负担。大多数遗传病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由于性染色体在两性间的分布不一致,而在两性间出现比例上的差异,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伴性遗传。但有时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或遗传病,在两性间的表现程度或发病率也不一致,其表现也与性别有关,如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下面本文就各遗传方式的特点及异同分别做一叙述。 1 伴性遗传、从性遗传和限性遗传的特点 1.1 伴性遗传 人类属于XY型性别决定生物。X染色体与Y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不同的是X、Y这对异型同源染色体,由于形态结构上的差异,它们所携带的基因也有所不同,有的基因只存在X染色体上,也有的基因只存在于Y染色体上,因此伴性遗传有伴X连
  • 刘佩兰(安徽省濉溪县刘桥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认为爬行动物性别决定的机制有两种类型:一是基因型性别决定(GSD),二是环境(主要是温度依赖型,TSD)性别决定。 1 爬行动物基因型性别决定(GSD) 20世纪50年代以前,爬行动物染色体是否有性染色体的分化,尚不完全清楚,直到1962年Becak第一次报道了爬行类有异型染色体的存在,继此之后,性染色体在爬行动物中才相继被发现。 1.1 蛇类的基因型性别决定 蛇类性染色体的分化最为明显,其性染色体组成为ZW(或ZZ)型。蛇类的性染色体一般是由核型中的第四对大染色体分化形成。蟒蛇的这对染色体(除少数种)仍是同形的M形(中间着丝点)染色体,说明其分化仍在原始阶段。游蛇科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变化也较大,其性染色体已
  • 朱秀敏(河北省邢台学院生化系)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肥胖、缺钙、膳食中钠盐过多、吸烟、情绪紧张或其他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的,病程发展较慢。多数患者属此类别,约占高血压患者人数的2/3。另一类是继发性的高血压,是由其他疾病如内分泌病(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肾脏疾病(慢性肾炎)、心脏功能异常等引起。 1 原发性高血压 也叫特发性高血压或自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是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主要是由于周围小动脉血管口径变小或血液粘滞度增加,造成外周阻力过高所致;而血容量与心输出量的增高、血管的僵硬程度与血管的充盈程度均影响血压的变化;同时植物性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 马惠钦(河北省衡水学院生物科学系)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火释放的巨大能量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对森林、常绿阔叶灌木林和草原的形成,特别是对地球表面植被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重点介绍了火在促进多样性发展、增加遗传多样性、促进物质再循环、对木本植物的影响、促进草原的生长等方面对植物的生态学意义,以及人类对火烧的利用。从而,使人们对火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 崔衍军(河南省台前县第一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孢子一般是指某些生物产生的一种生殖细胞,它不需和其他细胞结合即可发育成新的个体。事实上,生物体产生的孢子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种类等方面并不都相同,孢子“家族”的特点可以说是非常复杂的。以至于不少人由于对孢子的特点认识不够,而出现一些关于孢子的片面性的认识。 1 认为孢子和配子一样都是单细胞结构 大多数孢子的确和配子一样是单细胞组成的,但也有例外,如小麦杆锈菌的冬孢子是由2个细胞组成的,且每细胞2个核,而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则是由3个细胞组成的,可见,孢子并非都是单细胞结构。 另外,孢子在结构上细胞壁和鞭毛或有或无,鞭毛
  • 读者之窗
  • 韩廷奇(山东省利津县第一实验学校)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编写的生物学教材已与我们见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及对新教材的研读,谈一下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生物学》上册教材的看法和意见,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 1 教材的长处和优势 1.1 教材编排时,关注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充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 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强调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渗透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观念,让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这是新教材的独到和难能可贵之处。
  • 周续莲,家龙泉(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750026);宁夏银川市岳麓中学)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7题选用脊神经根功能的实验研究过程和方法,要求学生阐明得出相应结论的依据,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逻辑和论证做出答案或解释问题的能力。在近年来的高考中,
  • 教学参考
  • 李义良,朱华清,张红锋(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教学. 2004, 29(4): 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O'Farrel等1975年建立的双向电泳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将数千种蛋白质同时分离与展示的分离技术。双向电泳的原理是,第一向进行等电聚焦(isoelectric focusing,IEF),蛋白质沿pH梯度分离至各自的等电点;随后,再沿垂直的方向进行SDS-PAGE电泳,按分子量大小进行分离。样品经过电荷和质量两次分离后,得到等电点和分子量的信息。电泳的结果不是蛋白质条带,而是点。在第一向等电聚焦电泳中,具有pH梯度的介质其分布是从阳极到阴极,pH逐渐增大,由于蛋白质具有两性解离和等电点的特征,在碱性区域蛋白质分子带负电荷向阳极移动,直至某一pH位点时失去电荷而停止移动,此处介质的pH恰好等于聚焦蛋白质分子的等电点。同理,位于酸性区域的蛋白质分子带正电荷向阴极移动,直到在它们的等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