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 ›› 1996, Vol. 21 ›› Issue (12): 23-.

• • 上一篇    下一篇

 原型启发在初中生物解题中的失误分析

    

  1.  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273300
  • 出版日期:1996-12-04 发布日期:2017-10-22
  • 基金资助:
     

 

    

  1.  
  • Online:1996-12-04 Published:2017-10-22
  • Supported by:
     

摘要:  传说鲁班受到丝茅草的启发作用而发明了锯子,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原型启发”。在解决生物学问题时,亦往往需要找出与问题解决相似的事物为原型,启发帮助解决新的问题。 不难看出,学生的几种实验设计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教材中演示实验“植物体散失水分”和“种子呼吸时释放氧”实验装置的启发。但在回答“为什么要将此装置放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有近 1/3的学生认为: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同样也是受到“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饥饿处理”原因的原型启发而致。 可见,解题时原型确定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解题的质量。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开始学习生物课,知识面较窄,认识事物不够全面,加上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较差,解题时容易原型确定失败而出现错误。下面结合初一年级部分教学内容,谈一谈学生解题中原型确定失误的几个类型。

关键词:  , 初中生物, 生物课, 实验设计, 生物学问题, 问题解决, 丝茅草, 失误分析, 启发作用, 叶镶嵌, 题设

Abstract:  

Key words:  

中图分类号: